李之兰是李成桂的义弟,也是在李成桂在军中最大的臂膀,在军中的地位等同于大明的李景隆。
此人和李成桂一样,都出身蒙元世袭武将世家,不同的是李之兰是女真人,真名叫,佟,豆兰帖木儿。
承政院的都承旨朴忠烈上前一步,劝解道,“不可,大明国力强盛,兵强马壮,李景隆又是百年不出的无双上将,硬碰硬,我们很难有胜算,”
“陛下,华夏有句古话,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此时应该忍耐,图谋发展。”
高句丽一直在学华夏,上到朝堂布局,下到百姓税收,几乎都是照着华夏的模子抄袭,偏偏又不用华夏的那些名字…
高句丽的承政院就是仿照大明的翰林院,承政院的都承旨等同于翰林学士,高句丽的内阁暂时还没组建,所以都承旨也就相当于高句丽的丞相,
朴忠烈的话在朝堂上还是有一定力度的,就连李成桂都不得不慎重参考他的意见。
“大明如今内忧外患,不过是只纸老虎,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众人脸色一变,循声望去,开口之人身材高大,相貌英武,正是李成桂的第五子李芳远。
只听李芳远继续说道,“李景隆虽说东昌一战立下了威名,可你们似乎忘了,他在郑村坝和白沟河的战绩,你们觉得这几场战役都是同一个人打的?”
话音落下,李成桂和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皆露出了思索之色,
李芳远嘴角挂着冷笑,“据我所知,李景隆在东昌能打赢朱棣,皆是因为他背后有高人指点,我还知道在东昌之战结束后,那位高人已经快油尽灯枯了。”
李成桂眯着眼睛问道,“消息从何而来?准确吗?”
“回陛下,此消息来自于金陵,儿臣保证这个消息千真万确,”
李芳远双手抱拳,单膝跪地,朗声道,“儿臣,请战!”
李之兰见状没有丝毫犹豫,也双手抱拳,单膝跪地,高声道,“臣李之兰,请战!”
“臣朴得路,请战!”
“臣李明杰,请战!”
……
武将阵营中的众人陆续跪下,请战声不绝于耳。
战意正浓,军心可用。
李成桂暗自点头,而后看向朴忠烈,轻声问道,“朴爱卿以为如何?”
朴忠烈自然也看懂李成桂的心思,略微思索过后,沉声回应道,“既然王子殿下已经摸清大明虚实,那么臣也认为此战可以打!”
闻言,李成桂眼中闪过一抹精光,高声问道,“朴爱卿可有良策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