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原着里的林如海觉得姻亲贾府比林姓旁族更可靠,才会做出那些决定,但现在既然明知道贾府靠不住,那还不如和林氏旁族相互扶持。
作为大家族的当家主母,思虑的肯定比刘玉溪更加周全,不知道林老太太是怎么和林如海沟通的。
等林如海去任职的时候,就只是他和贾敏两个主子,两个儿子林珺玉和林瑾玉则是和老太太还有刘玉溪留在了京城。
半年后,有林家旁族青年林青松入京拜访,说了林如海上任后对旁族亲人的安排。
在祖籍姑苏置办了族田,又增设了族产,招了举人办了族学,等一切步入正轨,才安排族中有秀才功名的林青松进京。
一方面是给林珺玉启蒙,一方面是家中没有男主人,一些关系还需要男人出面维护,林青松是同辈子弟中最优秀的一位,林如海带在身边教导了三个月,才安排他来京城求学,顺便照顾家小。
因为林珺玉还小,启蒙内容不多,就安排在每日上午,等林珺玉学完每日课程回到后院,林青松下午才去林如海举荐的学院读书。
贾敏和林如海去上任了,那林府的中馈就又回到了林老太太的手里,虽然主子不多,但到底林老太太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哪怕有林嬷嬷在旁边协助,二人还是有点劳累。
没办法,林老太太只能抓刘玉溪的壮丁,毕竟她也算是半个主子,而且府里的两个小主子都是她生的,她不操心谁操心。
还好刘玉溪上手快的很,后面就是老太太担名,但活都是刘玉溪干的,刘玉溪就把自己当成一个打工人,跳到旁观者的位置,所有的事情都处理的井井有条。
京城的铺子庄子,各种收入,账目清晰,人情往来也比照往年旧例,要是有哪些需要变动的,林如海会告诉老太太,老太太再转告刘玉溪。
这些事务一旦上手捋顺了,倒是耽误不了多长时间,不过也就是老太太院子里的人知道,其他人只以为是林老太太日日安排。
林如海和贾敏的来信中,还觉得愧对林老太太,让她这么大年纪还为子孙操劳,实为不孝,给京城送特产孝敬的马车,那就是一年四季没停过。
林老太太收了东西,自然不会亏待刘玉溪,而且她还有两个小孙孙呢,总得为这两个庶出的孙子考虑考虑未来。
林家已经没有爵位继承,那孩子的出路也都和他们爹一样,都应在科举上,科举的路走的如何得看个人,但作为庶子,分家时可是分不到多少的,谁养大的孩子谁疼。
但林老太太又不能明目张胆的把她的私库留给两个庶出孙子,那就只能在日常中找补了。孩子生辰的时候给个铺子,读书表现好赏套文房四宝,过年过节开心,给点银钱物件。
积少成多,现在两孩子的私产可比刘玉溪的多多了,库房都单独用了两间,马上第二间也要满了,又得再收拾一间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