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听到这句,会说黛玉是童言无忌在自夸,王阳却是知道,黛玉是真有过目不忘之能的。
王阳莞尔一笑:“我不如你,我也就是记性勉强过得去,记住了而已,却不敢说读完的话。”
正说着,那嬷嬷拿着一件鼠毛坎肩过来,黛玉却不穿了,现在比看花有趣多了。
黛玉从林如海怀里跳下来,叉着手笑道:“我考考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何解?”
黛玉这是论语上的句子,看起来平易,重点在于对“文”的理解。
王阳两世为人,前世读过钱穆、杨伯峻等论语大家的著作,今世又看了朱熹,同样一句话,注释和角度均有不同侧重。
王阳见黛玉主动提问,有心吸引她的注意,当即引申开来。
“按朱子的解释,文当解做诗书六艺,我看却不尽然,文还可直解为文章,四书五经之外,还有诸多文史好书,岂可一生爬搜于故纸堆?”
王阳说的后一种解释,正是钱穆偏重的,这种不重经学重文史的现代解释,在这个科举为重的时代有些离经叛道。
然而,王阳的这种解释却让黛玉大为欣喜,世外仙珠的灵魂,岂会只牵绊于经学?
又问了几句,王阳皆是举一反三,不拘囿于朱熹,加上一些新的理解,让黛玉听得大为着迷。
林如海和贾雨村相视一眼,眼中皆是震撼。
王阳所说的,有一些解释是连他们都从未想过的。
在这个时代读着程朱理学成长起来的读书人,有些解释连想一想都是逾矩。
黛玉扭头对林如海道:“爹爹,这些解法你却不曾说,我想来倒也解得通。”
林如海哈哈笑道:“你身子弱,又不考科举,懂得一种就够了,何必那么累?识文断字太耗心力,比起你有多大的学问,爹爹更想你能白白胖胖地长大。”
黛玉甜甜一笑,又扑进林如海怀里道:“爹爹,我想跟这位哥哥一起读书,可以吗?”
王阳心跳加快,前世梦寐以求的理想,就这样要实现了吗?
林如海笑道:“待爹爹先问一问。”
又问王阳道:“你可是立志科举,准备治哪一经?”
王阳连忙答道:“小子出身草野,唯有读书一途进身,只是一直未寻经师,准备五经皆治。”
林如海挑了挑眉毛,笑道:“好大的口气!”
贾雨村在旁拍手笑道:“妙呀妙呀!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王阳见他二人发笑,一下子脸红起来。
难道他们俩觉得自己太过狂妄,不是那份材料?
贾雨村笑道:“本朝敢称五经皆通的,也就如海兄一位,今日又遇上一位立志五经皆通的少年,他日若是功成,我竟有幸,最早见识这场儒林盛事!”
王阳骇然,他自恃有过目不忘的神技,才敢放出五经皆通的豪言。
没想到面前的林如海,竟是本朝唯一一位被人认可的五经皆通的硕儒!
也难怪,不是林如海这样学究天人的大儒,如何生的出这等聪慧的林黛玉?
林如海道:“你才具上佳,璞玉可期,我们缘分匪浅,只是我如今领命扬州,不会在此地久留,你若有志,扬名乡里后,明年九月可来扬州找我。”
王阳欣喜若狂,心快要跳出嗓子眼。
林如海说可以去扬州找他,难道是要收徒的意思?
转念一想,又有些懵,前半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