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引力发生器实验(1 / 2)头铁女友撞黑洞,我太难了首页

低沉的人声从会议室里传出,玻璃窗透着暖黄的灯光。

王博将军坐在长椭圆形的会议桌前,扫视着环绕四周的投影界面。

研究员正站在演示台前,用激光笔指着那些复杂的理论公式和数据图表:“根据我们的计算,引力发生器的理论基础已经完备。通过扭曲电磁场来模拟引力场,从而达到改变物体重力的目的。但目前仍处于纯理论阶段,需要大量实验来验证。”

王博微微点头,他的目光落在手腕上的通讯器上。

今早,他收到了一条来自【无限】的加密讯息。

那些参数和公式看似随意,却恰好填补了引力发生器理论中的空白。

“等一下。”王博突然开口打断演示,“我建议立即进行实验,但需要对几个关键参数进行调整。”

“将军,这不太合适吧。”一个戴眼镜的研究员皱起眉头,“引力发生器涉及复杂的物理理论,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既定方案进行。”

“是啊,您是军人出身,这些理论参数还是交给我们专业人员来确定比较好。”另一个研究员也附和道。

王博站起身,走到投影前:“我知道大家对我的建议有疑虑。但请看这里,如果将引力场频率从原来的2.7赫兹调整到3.1赫兹,再把能量输入比从1:2.5改为1:2.8,理论上可以让引力场更加稳定。”

“这......这确实是个突破点。”田国兴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但您是从哪里得到这些数据的?”

王博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我建议先进行小规模实验,验证这个思路是否可行。如果失败了,也不会造成太大损失。”

研究人员们面面相觑,空气中弥漫着犹疑的气息。

王博知道,他们都在怀疑一个军人为什么会对理论物理如此了解。

王博站在投影前,沉稳而从容地开口:“诸位,这次引力发生器的最终用途是要用在舰队上。作为军方代表,我们需要清楚每个参数对战术部署的影响。理论研究固然重要,但实战效果更为关键。”

会议室的灯光下,他指向数据图表的一角:“这里的引力场强度,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有效牵引敌人。太弱则无法形成有效牵制,太强又会影响我方舰只。”

田国兴推了推眼镜,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将军说得有理。不如这样,我们可以同步进行两组实验。一组按照原定参数,另一组采用将军提供的新数据。这样既能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又不会延误进度。”

实验室里,两台引力发生器并排摆放。

研究人员在控制台前忙碌着,调整参数,记录数据。

玻璃隔离墙后,两个金属球体悬浮在空中,随着能量注入缓缓转动。

“启动第一组。”田国兴下达指令。

原定参数的引力发生器发出嗡嗡声,金属球体轻微晃动,但很快就失去了平衡。

“切换第二组。”

王博方案的引力场一经开启,金属球立刻稳定地悬浮在空中,周围的磁场仪器显示出完美的对称性。

“难以置信!”一位年轻研究员惊呼,“引力场强度提升了整整47%,而能耗却降低了12%。”

王博走到控制台前,认真记录着各项参数:“请问在最大功率下,引力场的有效范围是多少?还有,装置的体积能压缩到多小?在深空环境中会不会受到太阳风的干扰?同步轨道上的引力场衰减率又是多少?”

田国兴一一作答,不时在电子屏上调出相关数据。

最后他说:“按照目前的生产能力,第一批引力发生器大约三天后就能完成。”

王博点点头,他的目光掠过实验室的穹顶,仿佛已经看到那片星辰大海中,装备了引力发生器的舰队正在编队前行。

回到独属于自己的办公室,王博站在控制台前,打开几份数据文件。

宽大的屏幕前,蔚蓝色的信息流像潮水般涌动。

【无限】启动了他的演算功能:“木星同步轨道,通过在四季点布置引力发生器,可以形成最大扰动。”

蜉蝣虫族的轨道图在王博眼前缓缓展开,从土卫六飞向蓝星的路线上,木星那庞大的引力场就像一道天然屏障。

“木星轨道速度17.88公里每秒,蜉蝣虫族预计通过木星时速度在13.4公里每秒左右。”王博在投影上画了几道线,“如果在这三个点布置引力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