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家历史悠久的就是秦家了。这江南秦家的始祖便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秦观。”
“秦观?写鹊桥仙的秦观吗?”
“正是此人。”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鹊桥仙》的这两句话,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者正是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婉约派的一代词宗。
“自宋代开始,秦家便成了江南望族,单是我朝,秦家就出了三十多名进士,十多位翰林,说一门三探花一点也不为过。”
魏渊在心里暗自盘算着,秦氏族人人丁如此兴旺,官运又如此亨通,可想而知这个家族在当地会有着多么令人恐怖的势力。秦家,也是自己税务战争中的一大敌人。
“剩下的郑家和安家都是近些年来才开始崛起的新式望族。”
一听到是近期崛起的望族,魏渊不由的一阵心动。新旧矛盾必然存在,新势力和旧势力一般情况下相处的都不会太和谐,这点正好可以利用。
“先说说安家吧。”
对于这个姓氏魏渊还真有些陌生,在他的印象里,后世并没有听到太多关于江南安氏的传闻。
“安氏的发家史并不算长,嘉靖年间的安国是安家发家的起源。这安国可以说是个经商的天才,不论从事什么行当,都能赚的钵满盆满。后来他有资助抗倭战争,受到了朝廷的扶持,安国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成为了名震一时的东南‘三豪富’之一,当世人称之为‘安百万’。甚至连江南民谣都唱着‘安国笑、把手扬,日日金银用斗量’”。
说到这侯治突然摇摇头。
“只可惜安家到了这一代安深儒这已经大不如前了,虽然仍被老百姓习惯的称为四大家之一,可安家的实力已经衰退不少了。”
魏渊倒不在乎这安家衰败多少,在他心里这个靠着商业起家的新式望族是他可以拉拢的对象之一。更是他对抗钱、秦两家的有力同盟,接下来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怎么做了。
“最后嘛,就是这郑家了。”
一说到郑家,侯治的表情有些复杂。
“这郑家怎么了?看侯将军的表情,难道有什么隐情吗?”
“哦,那倒没有。只是这郑家的发家史可不光彩。”
魏渊一下子来了兴致。
“怎么个不光彩法?”
“这郑家乃是靠着谋海事起家的。”
谋海事是一种比较委婉的表达,如果直接点说的话,郑家就是海盗起家的。魏渊倒是也明白谋海事的意思,一听说郑家是海盗出身,他的兴趣更浓了。
“还有这种事,那这郑家的当家人是何人啊?”
“此人名叫郑一官,起初这郑一官乃是海贼组织‘十八芝’的一员,后来郑一官投了朝廷,将原来‘十八芝’的成员悉数剿灭。在他剿灭海贼之后正式的成了朝廷的游击将军,并改名为郑芝龙。”
魏渊正在喝茶,听了这个名字差点一口茶水没咽下去喷出来。
“哈!什么?你说他改名叫什么?”
魏渊的反应如此之大吓了侯治一条。
“呃呃,郑一官改名为了郑芝龙。怎么,大人听说过他吗?”
听说,何止是听说过啊!魏渊心想。
郑芝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绝对的异类,明朝中后期,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大航海热潮,而当时的明朝并不看重所谓的海权,这就给海盗出身的郑芝龙创造了一个有力的发展环境。
郑芝龙首先于日本平户建立根据地,凭借着与德川幕府的良好关系,他以平户为大本营,不断向台湾岛渗透,逐渐的控制了整个台湾岛。不仅如此,伴随着郑芝龙财富的积累,他的海上力量也越来越强。他建立只听命于他郑芝龙的海军力量,并一举击败了当时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荷兰人的舰队,并且一手完全操控垄断了东南亚的经济贸易往来,简直是富可敌国般的恐怖存在,可以称之为当时中国海域内的船王。
侯治并未察觉到魏渊神态到变化,而是继续说道:
“传闻说这郑芝龙控制着我大明朝的整个东南海岸线,过往船只不论大小,都需要缴纳通行税。朝廷虽几次三番的严令过,可这郑芝龙却丝毫也不在意。”
魏渊点点头,郑芝龙的价值与风险成正比,无论如何,得好好合计合计如何处理这个烫手的山芋。
经过在心里的一番思索,魏渊定下了针对这郑秦钱安四家的基本方略,那就是扶持安家、联合郑家,打击钱家和秦家。同时魏渊还计划,由黄轩和魏明负责,将远东商会拉入到江南税务之争中,以期借势分一杯羹,重新洗牌江南经济格局。
正在他心里盘算着宏伟大业之时,突然有名下人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不、不好了国公爷!孙、孙公子他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