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0章 青山埋忠骨,万世传英魂(2 / 2)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首页

麓山苍苍,湘水泱泱。以我一山葬国魂。正是这些名人墓葬,使得这座300.8米的名山,在华夏人心中无比高大。

一座岳麓山,半部近代史。

“半部近代史”始于禹之谟主持的对陈天华和姚宏业二烈士的安葬。陈天华和姚宏业都是着名的辛亥革命志士。

1907年,禹之谟在靖州西门外被杀害。在湘省都督谭延闿的主持下,同年11月15日,禹之谟也迁葬到了岳麓山。

又过了5年,曾给禹之谟执绋的黄兴,以国葬礼下葬于岳麓山。而在黄兴下葬前3天,蔡锷也以国葬礼下葬岳麓山。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以字“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

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

牺牲于江城的援鄂湘军将士大都由华夏红十字会收殓掩埋于汉阳龟山脚下,少数烈士遗骸被运回长沙安葬于岳麓山,这就是现在岳麓山风景管理处后山的“辛亥援鄂汉阳阵亡将士公墓”。

除上述墓地以外,在岳麓山丛林深处,还掩映着62名有史可查的辛亥烈士坟冢。

记有20座单人墓、4座双人墓、2座集体公墓。

岳麓山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山中的一草一木目睹过长沙会战中华夏军队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一幕。?

从20世纪三十年代始,岳麓山相继建成了岳王亭、忠烈祠、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陆军第十军三次长沙会战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陆军第四军抗敌阵亡将士之墓、长沙会战碑、阵亡将士名录石栏等。

夏先衍一队人从岳麓书院进,最后又从岳麓书院出来。这里一整座山都成为了灵源之地,历史文化遗址所孕育的灵源,形成的灵源之地。而后革命文化在灵源之地上又孕育出了新的灵源。

让这座灵源不断向着湘江扩张,夏先衍第一次见到能够覆盖学校的灵源之地。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够与橘子洲灵源之地汇合。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湘江也会成为灵脉。

在华夏历史上是先有长沙,后有湘省。从秦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长沙郡。就这样,长沙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长沙在华夏近现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起义对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起到了关键作用。

长沙是毛主席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在抗日战争期间,长沙是重要的战略要地。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它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红色长沙,青山处处埋忠骨。

夏先衍想起了革命陵园中小女孩读的祭文,他望着星城的英灵之气,不自觉的读了出来。

忆昔辛亥,风云激荡。志士仁人,奋起图强。推翻帝制,肇启新章。为求民主,不惜肝肠。碧血横飞,浩气四扬。

红军长征,万里名扬。艰难险阻,何惧风霜。信念如磐,意志如钢。为解民困,转战八方。烈士之血,染红疆场。

及乎抗日,国难方张。寇贼肆虐,山河板荡。英烈奋起,卫我家邦。浴血奋战,忠勇无双。捐躯赴难,义薄穹苍。

新中国立,百废待匡。烈士继起,保国卫疆。和平建设,亦多殇亡。奉献自我,德泽永光。

先烈之名,永载史章。英风烈烈,正气堂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辈后人,当继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