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朝臣们纷纷上奏请废太子是在“蛊毒案”没有曝出来的前提之下。
那个时候,太子朱慈烺的所作所为确实是荒唐失德,毫无储君之态。
可“蛊毒案”曝出来之后。
众人皆知——太子朱慈烺之前的所作所为皆是蛊毒作怪身不由己。
太子乃“蛊毒案”最大的受害者。
在这种背景下,直言另立太子,确实是非常容易惹人非议的。
更重要的是——太子刚刚遭遇了这么糟心的事情。
你这个时候就跳出来谏言另立储君。
要知道,太子朱慈烺可是当今陛下悉心培养的大明储君。
父子二人还一起经历过生死。
皇帝身为人父,在私人情感上能不能接受的了?
此举会不会触怒皇帝,有没有在皇帝伤口上撒盐之嫌。
这些都是需要衡量的。
所以,朝臣们虽然都知道另立太子之事乃是必然。
但除了冯青山这个六品的礼部主事之外。
还真就没人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表示要在这个时候谏言另立储君之言...............
不过,冯青山此言一出,倒也没人站出来接他的话茬。
短暂的骚动之后,场面也随之冷了下来。
毕竟,大部分人想的是——既然现在有人主动站了出来当这个出头鸟。
冒着触怒皇帝掉脑袋的风险来“试错”,那静观其变便成了大部分人的选择。
如此一来,自然没人愿意去接冯青山的话茬,以免到时候因此事而牵连到自己。
“青山,此事还是不宜操之过急。”
“陛下最近为太子之事可谓是操碎了心。”
“这个时候让陛下考虑另立储君之事恐怕不太合时宜。”
礼部尚书史可法出言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话别人不说,但冯青山毕竟是礼部的官员。
史可法身为礼部尚书,自然还是要说上一二的。
在别人看来,史可法在这个时候出言提醒。
无非有二。
第一,让大家都看到——冯青山虽然是礼部官员。
可要上奏的这个事,可不是他这个礼部尚书指使的。
第二,冯青山怎么说也是礼部的,身为上司,史可法一言不发也是不合适的。
“史阁老,国之储君关乎国本。”
“下官认为,此事断不能拖。”
“纵然是有可能因此触怒天威,下官也要为此谏言。”
“身为人臣,如果人人都只捡陛下高兴的说,我看倒不如回家种红薯!”
冯青山这番话等于是把朝房内的同僚全都给骂了个遍。
但一想到冯青山即将要做的事,也就没人站出来与其争辩。
就连出言相劝的史可法也是无奈地摇了摇头,没有再过多出言。
见众人如此,冯青山更有一种傲然于天地之间的豪迈之感。
义正言辞之态那是被冯青山演绎的淋漓尽致。
而表面上一副视死如归的冯青山。
此时内心却已然乐开了花。
他要是就是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