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工坊选址(1 / 2)乔家大院:清末之大科学时代首页

回到乔家堡,乔致庸重新组织了车队,拉着银车赶往包头。

而向道清闲下来,就把心思放在了玻璃工坊上。

首先是选址,这个倒是简单,乔家堡三分之一的耕地都是乔家的,随便选一块用围墙圈起来就是。

村子东北方的一块坡地上,一行人正在现场考察。

“弟弟,这块地多沙砾,向来产粮不多,就选这块吧!”乔曹氏指着面前的一片地说道。

这块地方原本种的是高粱,前几天刚收获,正准备种小麦。

向道点点头,他也觉得这地方不错,地势高,又贫瘠,重点是本地常年盛行西南风,这块正好是下风向,不会把烟尘吹到村子里。

这边正讨论着,一个身躯佝偻的老头突然凑过来,目光卑微的道:“大奶奶,我就指望这块地养活孙子呢。您行行好,可怜可怜我,能不能换一块地啊?”

老头叫张行九,是乔家的佃户,也是乔家堡的村民。不过他们家是前些年才从中原逃难过来的,儿子儿媳早没了,现在家里就剩老伴跟一个刚满十四岁的孙子,平日里就靠这几亩地生活。

乔家看他们家可怜,所以给他们家的这块地佃租很低,他可不想生计就这么没了。

乔曹氏笑了笑,道:“张伯,我们乔家可不是见利忘义的人家。你放心,等这地方建起来工坊,可以让你孙子来工坊里干活啊,到时候赚的比种地多多了。”

“真的?……这工坊是干啥的?”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哦。”

张行九茫然的点点头,张了张嘴,想再求几句,但终究是没说出口。乔家待他们家够好了,他实在不好得寸进尺。

刚选定地方划好边界,第二天,乔家就找来了一队泥瓦匠。附近的村民也被雇佣,有的去制砖坯,有的挖地基,连妇人们也架起大锅忙着做饭烧水。

到这,工坊的建设就跟向道没什么关系了,他只画了个设计图,剩下的都交给了曹掌柜盯着。

向道的小院儿里,熟悉的风箱呱嗒呱嗒声又响了起来,他在忙着玻璃烧制实验。

之所以还做实验,是因为他昨天让人采购材料时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大规模生产玻璃的话,砒霜不够。

所谓砒霜,其实是从天然矿物中提炼出来的产物,这东西产地很集中,基本就在豫省信阳,江西等几个地方,而且其用途很少,多数是作为药材。相应的,其产量也低的可怜。

也就是说,如果不更改配方,那么砒霜就会卡住玻璃的产能。

好在,作为玻璃澄清剂的替代品还是有不少的,比如硫酸钙。

硫酸钙在一千度左右时会分解产生气体,起到跟砒霜相似的作用。

至于硫酸钙的制取,倒是简单,硫酸跟石灰石反应即可。

从早上到下午,向道已经烧制了三炉玻璃,但结果却并不理想。

透明度不够好!

其实已经挺好了,至少跟后世他家窗户上的玻璃差不多,但是,跟用砒霜做澄清剂烧制出来的还是差了点。

连着试了三次,反复计算,反复更改比例,都是一样的结果。

向道终于放弃了。

这种次等玻璃虽然足够惊艳这个年代的清国人,但却只能用作器皿或者干脆贴窗户去了,做专业镜片就差了点意思。

忙活一天,却没什么进展,向道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想起了自己读研时的经历,科研这事儿,忙活很久却没结果是常有的,很多时候甚至连原因都搞不清。

回到躺椅那坐下,向道仰头望着天空,突然有点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