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冬季生活(驴子与犁)(2 / 2)史前十万年:我在冰天雪地当族长首页

不知道是说熊奇这次的运气真的非常好,还是这群驴子运气好,在这天寒地冻的季节,即便有野草,也都被埋在厚厚的积雪下面,要想吃到,谈何容易,而且气温又这么低,眼前有几只驴子都在瑟瑟发抖。

部落如果有了这群野驴,只要挺过这个冬季,来年开春,稍微驯化一下,用他们来帮助耕地,要比单纯的人力要更有效率。

之前跟巫仔细地谈过,巫一直担心因为种植野生粟的事情,会耽误部落狩猎和采集,进而影响部落的食物获取,所以即便是张洪多次保证,巫也没有绝对松口,让族人的生产方式进行转变,从打猎和采集变成都去刨地种植。

张洪也知道直接从打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转向种植,这个条件还远不成熟,步子跨的不是一般的大。但来自后世,对农业文明的创造性有着足够清醒的认识和自信,他也想让族人们都看一看,种植的过程和成果,是要比狩猎和采集更安全、更稳定。

经过多次的商量,巫最终同意了以开春一个月为限,这一个月,族中只保留捕鱼和外交的队伍,其他的都去耕地种粟,而一个月以后,除了少部分人看护田地防止被野兽破坏,其他族人大部分时间还是要放在狩猎和采集上,这样即便田地没有任何收获,那也能保证族中食物来源的稳定。

但现在有了驴,一切的计划就能往前提很多了。原本张洪是想着往更北方探索,看看能不能找到野牛或者野马的,不过现在,就不用浪费时间了,专心准备开春农耕的事情就可以了。

现在,树杈他们可以设计制作犁了,张洪跟熊山、树杈等人,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先用泥土做了一个犁的样子,然后烧成陶器,再将这个陶器当做模具,浪费了十几炉的铁水之后,终于将熊部落的第一个犁给做了出来。

说是犁,其实就是一块三角形的铁块,因为用的铁比较多,整体上面很重,大概80多斤,长40厘米,宽大概25厘米,形状并不规则,右边有一个导流板,在犁往前的时候,会把犁出来的泥土给推到右边。

除了这个犁头,树杈和熊山、熊木等人,也做好了配套的木架和绳索,用来人力或者驴子的力量拉动。

这样一来,有了驴和犁的加持,开垦荒地的速度就能加快很多,生产效率也有很大的提升,原本张洪担心的占用过多劳动力导致食物不足的可能,也将大大降低。

因为材料和技术的限制,张洪带人做出来的犁很像后世的直辕犁,犁的主体由三根木头和一块三角形的铁组成,一根一米五长左右的直木作为犁辕,承担人或者驴的拉力,并通过犁辕把这股拉力传到下方的犁底和后方控制方向的犁把上,犁底部分用一根短棍与犁辕链接,三者构成一个三角形,犁底与地面接触的地方,用部落为数不多的铁,打造了一个两边低中间高,箭头形状的犁铧,用铁钉钉在犁底一端。为了方便更换,所有的部件,张洪都让熊山他们尽量做到尺寸一致,而且还多备了几套部件。

有了犁,那就要试一试犁的效果,张洪喊上人带着犁,在院外刚收完白菜的地上进行实验,张洪站在犁后面,犁辕前面用斧头斫开一个缺口,用麻绳绑了,麻绳分为两股,熊山和树杈一人拉着一根,并排向前走去。

张洪抬高犁辕,犁铧顺势插入地面约十五公分深,在两人的拉动下向前开去,田地里的土顺着犁铧向两边翻开。大概五分钟左右,三人耕出了一条长约一百米、宽三十公分的地。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一亩地大概要半个小时就能犁完,但是理论归理论,实践是实践,在耕地的过程中,张洪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首先就是前面两人拉动的力气有大有小,忽快忽慢,这就导致张洪不得不用很大力气去调整方向;其次就是张洪必须要控制着犁铧入土的深度,太深,前面两人拉着吃力,土也翻不过来,太浅,起不到耕地的效果;

再者就是效率还是很低,一亩地三个人要两个小时,那么按照一天8个小时的工作量,整个部落能拉动犁的人算有60个,不做其他事情的情况下,那么一天能犁80亩,事实上,除了翻地,还需要将土地上的土块给耙成碎块或者更细的土壤;

随后还有起垄、播种、覆土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那么一天犁80亩,看起来很多,但加上后续的工作,这个效率就大打折扣了。

所幸,熊奇等人发现了驴。在经过几天的喂养后,它们逐渐习惯了部落的生活,吃干草时也没有像刚来时那么警惕了。张洪想要将他们驯化一下,用于部落耕地。

先是让部落鞣制毛皮的妇女用兽皮和麻布做了一个牲口套圈,在套圈两侧系上绳子,用于拴在犁上;有了套圈,就要尝试驯服野驴。

经过这几天的熟悉,再加上各种草料、烂水果、盐和热水的补充,这些驴子的体力恢复的非常快,再加上张洪让喂养他们的熊奇每天给他们加个鸡蛋,这些驴子跟熊奇他们已经很熟悉了。

在熊奇的帮助下,张洪已经能够让驴老老实实地将套圈套在脖子上,不得不说,驴子的性格还是很温顺的,只要不引起它们的反抗,用起来很是顺利。

接下来,又经过十来天的尝试和熟悉,驴和人都终于掌握了更加轻巧的犁地技巧。

经过比较,三个人拉的犁和两头驴一个人拉的犁,前者的效率只有后者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多,而后者付出的,只不过是十几斤草料外加两个鸡蛋。

驯化动物产生的巨大作用让族人大开眼界,原来用于吃肉和剥皮的牲口,也能够用于做其他的事情,这件事很快在族中引起了轰动和效仿。

大家也都喜欢尝试新鲜事务,在耙制造出来没两天,热情高涨的族人们已经把庭院外围二十几亩的菜地给犁了一遍,经过张洪的检验,完全达到了可以种植粟的要求。

当然在驯化牲口的过程中,除了犁地,张洪更希望让驴负担起交通运输的作用。

鉴于现今部落的糟糕路况,张洪让熊山等人制作了驼架,在驴的身体两侧各放一个用藤条和木头做成的篓子,用于装载货物,并且保护驴的背部不会被磨破;

同时,还对架子车进行了改装设计,让车可以用驴来拉。这样熊部落就诞生了原始社会的第一部“专车”——熊牌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