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章 决战时刻(三)(2 / 2)大唐:我乃李璘,请三郎称陛下首页

他立刻再抄起烧红的铁棒再度捅了出去。

与此同时,皇甫劲松旁边的观察手也进行了提醒。

皇甫劲松顺利捅死一个叛军,其力之大,恨不得把叛军捅个对穿。

“你小子,省点力气。”李璘打趣了一句,继续等着观察手的指令。

没一会儿,两人分别捅了四五人后,再也没有叛军登上竹梯了。

其他各处墙洞外也基本一样。

叛军发现墙洞很不好对付,便停止了攀爬。

城墙外的情况被迅速报到了安庆绪那。

“李十六!”安庆绪怒不可遏,“一定是他的主意,我抓到他,要生吃他的心,方能解恨。”

“怎么办?”余怒未消的他又问向崔乾佑。

“往城墙洞里射箭,能解决一些问题。”崔乾佑想了想,缓缓说道。

接着,他话音一转,又道:“可晚上看不清,不太好使。箭一停息,我们的人登上去,他们又会开始。”

“实在难对付。”他叹息一声。

就在崔乾佑和安庆绪商谈的时候,李璘又让人用粗竹竿把所有的竹梯挨个顶翻。

竹梯上早没了叛军,顶翻很轻松。

“我们要不要这会从洞中往下扔火,烧了竹梯?”皇甫劲松提出了个建议。

“不行。”李璘一口回绝,“没有油,火落下去很难迅速烧起来,会被贼军轻易扑灭。”

皇甫劲松疯狂点头,“还是殿下想的周到,卑职愚笨。”

“愚笨什么?”李璘很亲切道:“以后有什么想法就提出来,不管有用没用,下面士兵也如此。”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明白吗?”

“明白,卑职明白。”皇甫劲松似懂非懂再度点头。

李璘拍了拍手:“继续守着,我先上去了,有情况随时上去找我。”

上到城墙后,迫不及待的王思礼连忙问道:“你怎么做到的?我躲在城剁里看到了竹梯上的贼军一个接一个掉了下去。”

由于视线受阻,王思礼并不能看到墙洞乃至伸出去的长矛、竹竿等。

李璘便笑着向王思礼和高适解释了一遍。

听完他的讲述,王思礼和高适已经见怪不怪了。

在李璘身上,发生什么事都不稀奇。

“永王,听闻你之前在长安时常读兵书,是哪几本啊?”高适问道。

“哦。”李璘饶有兴趣道:“主要是《孙子兵法》、《吴子》、《卫公兵法》等,也看白起、韩信、李广、诸葛亮、李卫公等人的传记。”

《吴子》由战国名将吴起所著,《卫公兵法》乃大唐开国战神,世称李卫公的李靖所撰写。

“明白了。”高适暗暗记在心里,打算闲暇时再认真重温一遍,如果能从潼关活下去的话。

王思礼则是挠了挠头,他不爱读书,也看不进去书,因为自小就有人给他讲兵法。

他祖籍高句丽,父亲王虔威是朔方军将领,通晓兵法。

所以,王思礼自小在军中度过,跟着父亲乃至其他将领学到了不少军事知识。

及至成年,又跟着王忠嗣到河西从军,与哥舒翰同为押衙(类似于警卫长、仪仗长),自此结识了哥舒翰。

哥舒翰升任陇右节度使后,王思礼便投奔了哥舒翰,屡立大功,成为了哥舒翰的心腹爱将。

在此期间,王思礼也结识了同为哥舒翰幕僚的高适。

要不,得空我也看看兵书?

王思礼也暗暗下了决心。

“咦。”李璘疑惑道:“箭雨停了,看看怎么回事。”

他正要探头看个仔细时,皇甫劲松突然出现在身后,“殿下,我们发现叛军退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