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零二讲】(2 / 2)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首页

依体立名

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这一段的经题是彰显本经所依的体,就是我们常说的「称性起修」。菩萨的菩提心所产生的波罗蜜,都是依止不生灭心而起的。所以他这个地方是经名《大佛顶》。这个《大佛顶》就是我们常说的现前一念心性,就是「不生灭心」,拣别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不能够根据六根去接触六尘,根尘碰撞而产生一个识,不能依止这个,不能产生意识分别。

所以你为什么修行佛法?只有一个理由:依大佛顶而修。你的心都不能依外在的因缘,从《楞严经》的角度,你说我为了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而修学佛法,这个都不对的。这意识分别心嘛!六根去攀缘众生苦的境缘,产生一个慈悲的意识分别,这样子都是属于生灭心,这个菩提心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整个修行所依的理体就是《大佛顶》,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明了的心性。

「悉怛多般怛罗」前面的《大佛顶》是约显教来说;密教就是「摩诃悉怛多般怛罗」。“摩诃”是大,“悉怛多”是白,“般怛罗”是伞盖。海公说:其实「大白伞盖」就是《大佛顶》,道理是一样,一个是密一个是显。「无上宝印」,大佛顶性是无上之法。为什么是“印”呢?因为所有要成佛的人都必须要经过这个过程,「以心印心」。如果你所依止的心不是这种心,那你根本就过不了关。「十方婆伽梵一路涅盘门」,前面我们讲过,十方诸佛要成佛,没有一个人意识分别心根据一时的冲动来学佛的,没有这回事情!都要明白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而起修的,这是一个无上宝印,这是「以心印心」的法门。十方如来清净海眼。前面是讲所依的理性,这地方是依止理性所产生的智慧。依止不生灭心产生清净广大的智慧眼,依止不生灭心产生空假中三观,叫「清净海眼」。这个标题偏重在「体」所依的体性。

依用立名

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这段的经题偏重在功德力用。这部经有什么功德力用呢?「救拔亲因」。“亲因”蕅益大师说:就是亲因缘。救拔谁呢?一个是阿难尊者,一个摩登伽女,这两个出了状况,佛陀才宣说《楞严咒》,才宣说此经。所以这部经主要的亲因缘…当然如果说讲得更远一点,末法众生都是救拔的对象。但是他当时直接的因缘,的确是因为阿难尊者跟摩登伽女的事情而宣说的。

阿难尊者他是一向多闻,未全道力,背很多道理,但是都活在意识分别心中;性比丘尼是淫心炽盛的淫女。这二个人一个是烦恼很重,一个是分别心很重,结果两个人因为这个教理以后,得菩提心,入遍知海。前面是说它所救拔的根机,这以下讲他得到的利益,都能够发起菩提心,而成就正遍知。“正”讲大乘的实智,空观的智慧;“遍知”是讲菩萨的假观。

依宗立名

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依宗立名:「如来密因」就是前面的体,十方如来的秘密之心,非凡夫二乘跟权教菩萨所能了知的,叫作密因。「修证了义」正是讲到本经的宗,空假中的智慧,依止空假中才能够达到修证了义。“宗”就是它修学的方法。

体宗立名

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体宗:「大方广」就是《大佛顶》,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心性;「妙莲华」是讲譬喻,它是出污泥而不染。这两句话都是讲体和宗。

「十方佛母陀罗尼咒」,依体所产生的智慧是十方诸佛之母,十方诸佛都是依止称性起修的空假中三观而成就的,而且这样的一种智慧能够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叫陀罗尼咒。

因果立名

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灌顶章句」是讲它的出处,因为本经是出至于灌顶部所录出的,属于〔密教〕部,叫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是讲整个修行的因地,它有五十五位的真菩提路。它的果就是成就《首楞严》,坚固而究竟圆满的真如。依止一念心性而修学,最后还是会归到一念心性的真如,叫《首楞严王三昧》。这个地方等于是佛陀安立了五个经题,包括体宗用。

丁二、总答奉持

汝当奉持。

总结:蕅益大师把「奉持」这两句话讲得非常的妙。什么叫“奉持”?他说:你不管做什么,法法销归自性,这个就是「奉持」。前一段时间我去正觉精舍听清公上人上课,我觉得他老人家上课那真的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我建议你看看清公上人上课。他老人家上课,他不管你下面干什么,他都不管,睡觉的睡觉……他都没关系,他讲得自得其乐。他讲课就是完全「称性起修」,从内心讲出种种的法义,这个法义还是开显他自性的功德。

所以「称性起修」的菩萨是什么意思?因为外在的因缘你控制不了,你该做什么你还做什么,是这个意思。所以称性起修的人,没有所谓的末法时代,没有这种事情!心性还有过去现在未来吗?佛陀在世的时候,我们这一念心就是这一种相貌,现在还是这个相貌啊!当然你要说,我是假借外境在修学,那的确是末法时代,那你感觉的出来,那真的是魔强法弱的时代。但是要法法销归自性,那就是事在人为,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正法、像法、末法。你那一念心能够转过来就是正法,你能够把你自己生起的妄想,把它不随妄转那就是正法;那你跟着你妄想在动就是末法,就在一念之间而已嘛!

「汝当奉持」就是说,就在你当下那一念当中,你的分别心生起的时候,你的观照力要现,不迷、不取、不动,你做你该做的事,该做什么你还做什么,这是「汝当奉持」。

乙五、借破戒恶法为问端而广示七趣差别。(分二:丙一、申请。丙二、示答)其实前面的理观讲得很详细,其实后面这两大科,佛陀在讲事相的因缘,一个是破戒的恶法,第二是对治五阴魔境。借破戒恶法为问端,这地方的破戒二法,在经典当中提到三个人,第一个宝莲香比丘尼,第二个琉璃大王,第三个善星比丘。他们整个破戒跟破戒的过程来当作问端,佛陀趁这个机会,广泛的说出三界的业因跟三界果报的种种差别。一般我们讲六道轮回,这个地方讲七趣是包括仙道,把仙道也加上去。分两段:一、申请。二、示答。

丙一、申请(分二:丁一、经家叙益。丁二、当机正请)丁一、经家叙益

【图二】

这一段是结集经典的人来叙述阿难尊者所得到的利益,不是阿难尊者自己说的,是结集经典的人把它描述出来。

叙所闻法

说是语已,实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罗义,兼闻此经了义名目「说是语已」佛陀讲出前面五种经题以后,讲到本经的体宗用以后,阿难尊者跟法会大众,得到如来的开示。开示什么呢?「密印」,成佛最关键的一个无上宝印,就是你一定要找到你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心性来当起修。这个密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摩诃悉怛多般怛罗」,大白伞盖的意思。得到这个“体”,而且得到本经了义的名目。

明所得益

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从这地方以后,他能够顿悟禅那。这个“禅那”前面是了解体,这地方讲到宗,依止不生灭心禅那(圆顿止观),修习空假中三观,而经历了五十七个阶位,从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最后成就一个殊胜圆满的真如之理。知道这个道理以后,阿难尊者他的功德就讲出来了,「心虑虚凝」,阿难尊者在这个时候,就把妄想的心转成止观的心,断除三界当中修心六品微细烦恼。断除欲界当中的思惑,前六品的烦恼。这时候的阶位,从断德方面等同小乘的二果,欲界的思惑有八十八品,他断了六品。

丁二、当机正请(分二:戊一、赞谢。戊二、陈疑)戊一、赞谢

阿难尊者一方面称赞如来的威德,一方面敬谢如来甚深的大恩。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无遮,善开众生微细沉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饶益!

阿难尊者这个时候从座位而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他说:「大威德世尊,“威”指的是赞叹佛陀自受用的功德,佛陀依止戒定慧而断除了烦恼,名之为威;“德”佛陀能够有种种的善巧方便来救拔众生,名之为德。依止大慈悲的慈音,能够无遮,不简别众生的贫富贵贱,平等的善巧开导一切众生微细的烦恼,使令我今日能够身心快然得大饶益,身心世界非常的愉快,色身非常的安然,而得到广大的利益。这地方的「身心快然,得大饶益」,蕅益大师说就是前面的顿悟禅那的意思是一样的。

这地方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菩萨得到《大佛顶密因》以后,会「身心快然,得大饶益」呢?我们一般人啊!心是向外攀缘。我们一个人向外攀缘的时候,你会发觉成佛是很困难的,非常困难!因为你心一动的时候,一念方动乌云遮,六根一发动去碰撞六尘,就把六识创造出来,整个我法二执一创造以后,整个世间上的事情就很复杂、弄得很复杂。所以我们觉得断烦恼很难,要成佛道也很困难。但是你研究本经以后,你开始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称性起修。你往内心去观察的时候,你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原来烦恼是如梦如幻,无量的功德也是我本具的。所以烦恼是可以断的,既然我本具的功德也可以开显的,所以他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大乘的正信。

诸位你去看看《大乘起信论》,菩萨的起信,虽然刚开始仰仗佛法僧三宝这个助缘,但是他真正的起信是信根本。菩萨在修菩萨道的时候之所以不退转,完全就是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从自他不二当中产生的那种菩提心,才真正的是大乘的信心。所以他到这个时候,虽然对阿难尊者来说,他的断德等同二果,但是他对自己的成佛之道产生了信心,所以「身心快然,得大饶益」是这个意思。

这一段蕅益大师说,这一大科「借破戒恶法为问端而广示七趣差别」,主要佛陀要强调持戒的重要。这一段的宗旨就是:「若无出世的妙戒,绝无出世的定慧」。因为前面一路走来,佛陀把空假中三观讲得很详细,但是对因缘的断恶修善、业果这一部分讲的少,所以这个地方佛陀作一个补充,强调理观不能障碍事修,事修也不障碍理观。但是这一段这一大科的经文强调持戒的重要。所以蕅益大师说,这一段经文有一点「扶律谈常」味道,就是《涅盘经》一方面谈真如佛性,一方面强调持戒的重要,有扶律谈常的意思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