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四章 对暗号(1 / 2)大明响马首页

义军各路人马,都突破了明军的第一道防线,都开始往明朝军队的中军营地方向突击。

夜战在持续中。

火炮声和火铳声仍旧不断,每一声响都能给义军士兵提振士气,因为士兵都知道,现在火器还能用的,只有己方的火铳,这一战是要打雨战,意义便在此。

“大当家,先头一股人马,已经杀进官军营地了!但黑灯瞎火,啥都瞧不见。”毛老四此时也是传令兵,跑到刘宸面前汇报。

雨很大,需要他扯着嗓子喊。

刘宸道:“按照之前的方略,对口号,对不上口号的一律是敌人!”

“知道了大当家,咱的枪铳真厉害,下雨都能用。俺这就去告诉他们!”

毛老四兴冲冲就去了。

刘宸心中也是多了几分欣慰。

对于燧发火铳的改造,也让身边人很多不理解,因为连义军自己都觉得,有跟官府一样的火铳就行了。

但刘宸是熟悉这段历史的,也知道改造后的火铳有哪些优缺点。

燧发火铳,在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记录,是以“自生火铳”的名字出现在明朝末年的崇祯八年,由南京户部右侍郎毕懋康所编撰的《军器图说》上,其也详细描述了自生火铳的优点:

“铳遇风雨不便,凡铳必先开火门,乃可对敌举放。往往有被风雨飘湿而不能一发者,有未及照星而误发者。须将龙头改造消息,令火石触机自击而发药得石火自燃,风雨不及飘湿,缓急可应手。”

从此之后,火铳有了警戒功能,发现危险抬枪就射,不用再傻逼一样去开火门插引信点火等燃烧完毕。

同时有了瞄准、防雨的功能。

湖广夏天多雨的天气,也是让刘宸有机会将理论变成现实,让他真正感受一次火器进步的力量。

刘宸甚至也在想,大明朝为什么连火绳枪和燧发枪都造出来,最后还是丧国了呢?

大概还是因为对火器不够重视吧,再加上火器有其自身劣势,那就是需要维护保养,以及更多的实弹训练,可恰巧明朝后期的财政吃紧,莫说是训练和保养,就算是造火铳,大明的财政也开销不起。

还是因为一个字。

穷。

自己不解决财政收入问题,怪谁呢?有时候不怪那些东林朽官都不行,当皇帝被道德框架绑架,还能跳出陷阱吗?

还是当贼好,没有就抢,能解决根本问题。

……

……

刘宸所部,最先冲进了官军的中军营地中。

士兵进来之后,手上的火铳仍旧在发射,但发射数量已经明显减少,主要还是因为火铳在黑灯瞎火的雨天环境中,想完成换弹很难。

虽然换装的弹药都装在油纸包中,但因为是前装,想要把油纸包塞到固定枪膛的位置,则需要用推进器,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方便,很多士兵都只是发一铳之后,后续只用弓弩和刀剑。

当他们看到官军营地,杀进去后,那就跟老虎进了兔子窝,开始撒欢了。

但最大的问题,还是视线受阻,根本看不清前路,也分不清面前晃动的影子到底是官军还是自己人。

“建国扶贤!”

然后义军士兵就开始大喊。

对面如果是自己人,也会马上喊“建国扶贤”回应,如果对面啥动静都没有,那不好意思,喊话的几个人会一拥而上,把对面给宰了。

当然有的地方视线能好一些,也不需要这么麻烦。

但那些本来在视线好的地方的官军士兵,在发现贼寇潮涌而入,他们自己奔逃都分不清方向时,只能先往暗处躲,而义军这边本来就是当贼的,就喜欢躲在暗处偷袭。

这也导致那有光亮的地方就没什么人。

谁愿意站在明处当别人的靶子呢?

站在明处,看得也不是很清楚,谁知道弓箭和火铳火弹是从前面射过来,还是从身后射过来?

“建国扶贤!”

“建国扶贤!”

当两个人口号对上,就可以继续往里面冲。

马上又遇到一个人,二人同喊“建国扶贤”,对面也喊“建国扶贤”,然后两个人同时举刀,上去各一刀把对面给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