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氧气吸入:给予高流量吸氧,一般为 4 - 6L/min,以纠正缺氧状态。若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或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5. 糖皮质激素应用:尽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5 - 10mg 或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 100 - 200mg。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能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过敏症状和炎症损伤。可根据病情在后续治疗中适当重复使用或调整剂量。
6. 补充血容量: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以扩充血管内容量,维持血压稳定。一般先快速输注 500 - 1000ml,然后根据血压、心率和尿量等指标调整输液速度和量。必要时可输注胶体溶液,如羟乙基淀粉或白蛋白等,以提高胶体渗透压,进一步稳定血压和改善微循环。
7. 抗组胺药物使用:可肌肉注射异丙嗪 25 - 50mg 或苯海拉明 20 - 40mg,以对抗组胺引起的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皮疹等。但抗组胺药物在过敏性休克治疗中仅起辅助作用,不能替代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等主要药物。
8. 监测与支持治疗: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和血氧饱和度等,每 5 - 10 分钟记录一次。同时,建立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发生。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维持血压,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等。对于出现心搏骤停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按照标准的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和电除颤等程序进行抢救,争取复苏成功。
二、食物所致过敏性休克的紧急救治
食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救治原则与药物所致者相似,但也有其特点:
1. 停止摄入可疑食物:一旦确定患者因食物过敏而发生休克,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清除口腔内残留食物,防止进一步吸收。例如,如果患者在进食海鲜后出现症状,应让其吐出未咽下的食物,并漱口。
2. 气道管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若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气道梗阻表现,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轻度气道梗阻可给予面罩吸氧,雾化吸入沙丁胺醇等支气管扩张剂以缓解支气管痉挛;严重气道梗阻时,需及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确保气道通畅,维持呼吸功能。
3. 肾上腺素的使用:同药物过敏性休克,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剂量为 0.3 - 0.5mg(儿童按 0.01mg/kg,最大不超过 0.3mg)。可根据病情反复注射,但要注意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如心悸、头痛、血压升高等。
4. 胃肠道症状处理:食物过敏常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可给予胃复安 10mg 肌肉注射以缓解呕吐,山莨菪碱 10mg 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以缓解胃肠道痉挛疼痛。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呕吐和腹泻量适当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5. 其他治疗:同药物过敏性休克,给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静脉注射以减轻过敏炎症反应,补充血容量维持循环稳定,使用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苯海拉明等)缓解皮肤和黏膜过敏症状,并进行持续的生命体征监测和支持治疗。
三、昆虫叮咬所致过敏性休克的紧急救治
昆虫叮咬导致过敏性休克时,救治要点如下:
1. 去除昆虫残体:迅速检查并去除皮肤上的昆虫刺针或毒囊等残体。例如,蜜蜂蜇伤后,其毒刺常留于皮肤内,可用镊子小心拔出,但不要挤压毒囊,以免毒液进一步注入。
2. 局部处理:在蜇伤部位近心端绑扎,以减缓毒液吸收,但要注意定时放松,避免肢体缺血坏死。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以中和毒液(如蜜蜂毒液呈酸性,可用碱性溶液冲洗;黄蜂毒液呈碱性,可用酸性溶液冲洗)。局部可涂抹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地塞米松软膏)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瘙痒。
3. 肾上腺素应用: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剂量为 0.3 - 0.5mg(儿童按 0.01mg/kg,最大不超过 0.3mg)。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可重复注射,必要时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和呼吸变化。
4. 抗过敏治疗: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5 - 10mg 或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 100 - 200mg,肌肉注射异丙嗪 25 - 50mg 或苯海拉明 20 - 40mg,以减轻全身过敏反应症状。
5. 气道与循环支持:同其他过敏性休克类型,密切关注呼吸情况,及时处理气道梗阻,给予吸氧、气管插管或切开等措施。快速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可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并根据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心电监护,对出现的心律失常、心搏骤停等情况及时处理。
四、乳胶所致过敏性休克的紧急救治
乳胶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紧急救治措施如下:
1. 脱离接触源:立即去除患者身上的乳胶制品,如手套、导尿管等,并将患者转移至无乳胶环境的安全区域。
2. 急救药物使用: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 0.3 - 0.5mg(儿童按 0.01mg/kg,最大不超过 0.3mg),可根据病情重复注射。同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5 - 10mg 或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 100 - 200mg,肌肉注射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 25 - 50mg 或苯海拉明 20 - 40mg。
3. 气道管理与呼吸支持: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若有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表现,及时给予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以确保气道通畅和氧气供应。
4. 循环支持:快速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根据血压、心率等指标调整输液速度和量,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5. 监测与后续处理: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和血氧饱和度等,进行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后续治疗,确保过敏症状完全缓解,防止病情反复。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及时有效的紧急救治对于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在救治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不同病因和病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并做好后续的监测和护理工作,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
预防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用药前
- 详细询问病史:医护人员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包括既往使用药物后出现的任何异常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等。对于有明确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该药物或谨慎使用与其有交叉过敏可能的药物。例如,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使用头孢菌素时就要格外谨慎,因为两者有一定的交叉过敏概率。
- 进行过敏试验:对某些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破伤风抗毒素等,使用前常规进行皮试。皮试结果阳性者,一般情况下不能使用该药物。但要注意,皮试也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比如,部分患者皮试阴性,但在使用药物过程中仍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用药中
- 密切观察反应:在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时,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开始用药后的前30分钟尤为关键,因为大多数严重的过敏反应会在这段时间内出现。观察患者是否有皮肤瘙痒、红斑、呼吸频率及心率变化等情况。例如,在静脉输注抗生素时,要时刻留意患者是否出现不适。
- 控制给药速度:对于一些容易致敏的药物,尤其是静脉注射的药物,要适当控制给药速度。缓慢注射可以给机体足够的时间来适应药物,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风险。比如,在使用含碘造影剂进行检查时,减慢注入速度可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患者教育
- 提高患者意识: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药物过敏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药物过敏的症状,如出现皮疹、呼吸困难、头晕等情况时可能是药物过敏,需要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患者自己也要注意在使用新药物时观察自身的反应。
- 携带过敏信息:建议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随时携带注明药物过敏信息的卡片或手环,这样在紧急情况下,如患者意识不清时,医护人员可以快速了解其过敏情况,避免使用致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