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引起的:
一、高血压
- 长期高血压会使脑内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血管壁出现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削弱血管壁的强度。当血压骤然升高时,这些血管就容易破裂出血,这是脑溢血最常见的原因。
二、脑血管畸形
- 包括脑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这些畸形的脑血管结构异常,血管壁比较薄弱,而且血流状态紊乱。在某些因素的诱发下,如血压波动、情绪激动等,就容易破裂导致脑溢血。
三、颅内动脉瘤
- 是脑动脉壁的局部异常膨出。就像一个脆弱的“气球”,在血流的冲击下或者血压变化时,动脉瘤壁可能破裂,血液进入脑内,引发脑溢血。
四、血液疾病
- 像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血液的正常凝固功能,使得出血风险增加。一旦脑血管有微小的破损,就容易引发大量出血,导致脑溢血。
五、脑淀粉样血管病
- 这种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异常的淀粉样物质沉积在脑血管壁,使血管壁变脆,容易破裂出血。
六、药物因素
- 长期使用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如果药物剂量不当或者患者自身对药物过于敏感,可能会增加脑溢血的风险。
七、不良生活习惯
- 长期吸烟会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酗酒会导致血压波动,还会影响肝脏对凝血因子的合成等。过度劳累、情绪激动也可能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诱发脑溢血。
脑溢血症状全解析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致死致残率高。了解脑溢血的症状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该疾病至关重要。
一、一般症状
脑溢血发生时,患者通常会突然出现症状。最常见的起始表现是头痛,这种头痛往往是突然发生且程度较为剧烈。与普通头痛不同,它可能是一种从未经历过的“爆炸样”疼痛,患者会感觉头部像是被重物击打或被炸开一样。头痛的部位可能因出血位置而异,如基底节区出血可能导致一侧头部疼痛,而小脑出血可能引起枕部疼痛。
同时,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这主要是因为脑溢血导致颅内压升高,刺激了呕吐中枢。呕吐通常比较剧烈,呈喷射状,与一般的胃肠道疾病引起的呕吐有所不同。
此外,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在脑溢血初期,部分患者可能只是出现短暂的意识模糊,表现为反应迟钝、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下降。随着出血量的增加和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陷入昏迷状态。浅昏迷时,患者对疼痛刺激等还有一定的反应;而深昏迷患者则完全失去意识,对任何刺激都没有反应。
二、根据出血部位不同的症状
(一)基底节区出血
1. 壳核出血
- 壳核是最常见的脑出血部位。患者常出现对侧肢体偏瘫,即出血侧的对侧肢体无法正常活动。例如,如果是左侧壳核出血,右侧肢体就会出现无力、不能抬举、不能行走等情况。这是因为壳核出血影响了内囊区域的神经传导束,阻断了大脑对肢体运动的控制信号。
- 同时,还会伴有对侧肢体的感觉障碍,患者可能会感觉对侧肢体麻木,像有蚂蚁在爬或者失去了对肢体位置的感知能力。例如,患者可能无法准确判断自己的手指是否弯曲,对冷热等刺激的感觉也会减弱。
- 另外,患者可能出现同向性偏盲,即双眼的同一侧视野缺损。比如,右侧壳核出血可能导致患者双眼左侧视野看不到东西。这是因为出血影响了视辐射等视觉传导通路。
2. 丘脑出血
- 丘脑是感觉传导的重要中继站。丘脑出血时,患者会出现对侧半身深浅感觉减退,比如对触觉、痛觉、温度觉的感知明显减弱。而且这种感觉障碍往往比壳核出血更严重。
- 患者可能会出现语言障碍。如果出血影响了丘脑与语言中枢的联系,可能会出现失语。其中,感觉性失语表现为患者能说话,但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运动性失语则是患者心里明白意思,但无法正常表达出来。
- 还会出现情感障碍,如情绪不稳、容易激动或者淡漠等。这是因为丘脑与情感调节中枢有密切联系,出血干扰了正常的情感调节机制。
(二)脑叶出血
1. 额叶出血
- 额叶与人体的精神、运动等功能密切相关。额叶出血时,患者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欣快感,感觉莫名的兴奋和愉悦;或者出现淡漠、对周围事物不关心的情况。还可能出现人格改变,如原本开朗的人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
- 会有对侧肢体的单瘫,即只有一侧肢体的某一个部分,如上肢或下肢出现无力,而不是像基底节出血那样整个对侧肢体偏瘫。另外,患者可能会出现运动性失语,在表达语言时出现困难。
2. 颞叶出血
- 颞叶主要与听觉、语言理解等功能有关。颞叶出血患者可能出现感觉性失语,听不懂别人讲话的内容。同时,还可能伴有幻听、幻视等幻觉症状,例如患者会听到不存在的声音,或者看到不存在的物体。
- 部分患者会出现记忆力障碍,对近期发生的事情难以记忆。而且,由于颞叶与情绪调节也有一定关系,患者情绪可能变得易激惹,容易因为小事而发脾气。
3. 顶叶出血
- 顶叶主要负责感觉和空间认知。顶叶出血会导致对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触觉、位置觉等减退。患者可能出现失用症,即虽然肢体的力量和感觉正常,但不能正确地完成有目的的动作,如不能正确地穿衣、扣纽扣等。
- 还会出现体象障碍,患者对自己身体的形象产生错误的认知,比如否认自己肢体的存在,或者认为自己的肢体属于别人。
4. 枕叶出血
- 枕叶是视觉中枢所在地。枕叶出血主要导致视觉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同向性偏盲,即双眼同一侧的视野缺失。也可能出现视觉幻觉,如看到闪光、色彩斑斓的图案等不存在的视觉形象。而且,患者可能对看到的物体形状、大小、颜色等的识别出现错误。
(三)脑干出血
1. 中脑出血
- 中脑是视觉和听觉反射中枢。中脑出血时,患者可能出现眼球活动障碍,如眼球不能向上、向下或者向一侧转动。还可能出现瞳孔变化,如瞳孔散大或者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者消失。
- 患者可能出现四肢瘫痪,因为中脑的病变影响了下行的运动传导束。同时,还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从嗜睡到昏迷不等。
2. 脑桥出血
- 脑桥出血是脑干出血中比较严重的情况。患者通常会突然出现深度昏迷,四肢瘫痪,并且瘫痪是呈弛缓性的,即肌肉松弛、肢体不能活动。
- 患者会出现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呈“针尖样”瞳孔,这是脑桥出血的一个典型症状。还会有高热、呼吸不规则等生命体征紊乱的表现,因为脑桥对体温调节中枢和呼吸中枢等都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3. 延髓出血
- 延髓是人体的生命中枢,控制着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延髓出血非常危险,患者可能迅速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在出血初期,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因为延髓的吞咽中枢受损。还可能出现发音障碍,说话含糊不清或者不能发声。
(四)小脑出血
1. 小脑半球出血
- 患者主要表现为眩晕,感觉周围的物体或者自己在旋转。这种眩晕非常严重,患者往往难以站立或者行走。同时,会出现同侧肢体共济失调,即肢体的协调性变差。例如,患者在拿东西时,手会出现抖动、不准确的情况,行走时会向患侧倾倒。
- 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球震颤,眼球会不自主地左右或者上下摆动。还会有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因为小脑出血后会引起周围组织的肿胀,导致颅内压力升高。
2. 小脑蚓部出血
- 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眩晕和平衡障碍。患者站立和行走非常困难,常常需要他人搀扶。会出现频繁的呕吐,因为小脑蚓部出血对颅内压的影响更为直接。
- 患者的头部和躯干可能会出现向后倾倒的情况,这是由于小脑蚓部出血影响了人体的平衡调节机制。而且,随着出血量的增加,患者可能很快陷入昏迷状态。
三、其他可能出现的症状
除了上述根据出血部位不同而出现的典型症状外,脑溢血患者还可能出现一些其他症状。例如,癫痫发作,这是因为脑溢血导致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癫痫发作的形式多样,可能是全身强直 - 阵挛发作,患者会突然倒地、全身抽搐、牙关紧闭;也可能是部分性发作,如一侧肢体的抽搐或者局部肌肉的抽动。
另外,患者可能出现血压急剧升高的情况。这一方面是因为脑溢血本身导致的应激反应,另一方面是因为颅内压升高后,机体为了保证脑部的血液灌注而出现的代偿性血压升高。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这是因为脑溢血引发了应激性溃疡。患者可能会出现呕血或者黑便等症状,这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的复杂性。
脑溢血的症状复杂多样,而且病情往往比较危急。一旦发现有人出现上述疑似脑溢血的症状,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治疗。
当遇到可能是脑溢血的情况,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急救措施:
一、保持冷静并呼叫急救
- 发现有人出现脑溢血症状时,自己要先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因为紧张的情绪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操作。然后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清楚准确地告知患者的位置和大致情况。
二、调整患者体位
- 侧卧体位:如果患者意识尚清醒,尽量让患者侧卧。可以将患者的一只手臂向上伸直,另一只手臂弯曲置于胸前,然后将患者靠近自己一侧的腿伸直,另一侧腿弯曲,慢慢将患者翻向弯曲腿的一侧。这样的侧卧姿势有助于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自然流出,防止误吸导致窒息。因为脑溢血患者很容易出现呕吐症状,误吸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引起严重的呼吸道问题。
- 避免随意搬动头部:如果不确定患者是否有颈椎损伤,不要随意搬动患者的头部,以免造成二次损伤。在需要调整体位时,尽量保证头部、颈部和身体在一条直线上移动。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 快速清理患者口腔和鼻腔内的异物,如痰液、呕吐物等。可以用手帕或者纱布等轻轻地将异物抠出,但要注意避免用力过猛,防止损伤口腔或鼻腔黏膜。如果患者牙关紧闭,不要强行撬开,可以将患者头偏向一侧,让异物从嘴角流出。
四、简单的生命体征监测
- 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如果呼吸微弱或者脉搏不规律,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可以尝试进行简单的心肺复苏(如果经过相关培训)。但要注意,如果患者还有呼吸和心跳,不要进行胸外按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五、情绪安抚
- 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要尽量安抚其情绪。因为情绪激动可能会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脑溢血的病情。可以轻声安慰患者,告诉患者救援人员很快就会到来,让患者保持放松的状态。
脑溢血紧急治疗方法全解析
脑溢血作为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其紧急治疗至关重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显着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为后续的康复治疗奠定基础。
一、现场急救与转运
(一)现场急救
当发现疑似脑溢血患者时,现场急救人员应迅速采取行动。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慌乱导致的错误操作。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且伴有呕吐,应立即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进入气管,引发窒息。这是因为脑溢血患者颅内压升高,常常会引起强烈的呕吐反射,而误吸呕吐物可能会迅速导致患者呼吸功能障碍,危及生命。例如,在家庭环境中,如果患者突然发病倒地呕吐,家属应尽快将患者的头轻轻转向一侧,清理口腔内可见的呕吐物。
同时,要尽量避免随意搬动患者身体,尤其是头部,除非能够确定患者处于安全环境且搬运方式正确。因为不当的搬运可能会加重患者的脑损伤,特别是当患者可能存在颈椎损伤时,错误的头部搬动可能会进一步损伤脊髓。若患者呼吸、心跳骤停,急救人员若具备相关资质,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按照每分钟约 100 - 120 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约为 5 - 6 厘米,每按压 30 次进行 2 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患者恢复呼吸心跳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二)转运
在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来后,患者需要被迅速转运至医院。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应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要确保其呼吸道通畅,可采用吸氧等措施维持氧饱和度。若条件允许,应选择具有专业医疗设备和人员的救护车进行转运,以便在途中能够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如静脉输液维持血压稳定等。
二、医院急诊处理
(一)诊断评估
患者到达医院急诊室后,医生会迅速进行全面的诊断评估。首先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等。例如,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来量化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该评分从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肢体运动反应三个方面进行评估,总分为 3 - 15 分,分数越低表示意识障碍越严重。
同时,会尽快安排影像学检查,如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这是诊断脑溢血的关键检查手段。CT 能够快速、准确地显示脑内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周围脑组织的受压情况。一般在患者入院后 30 分钟内就应完成头颅 CT 扫描,以便及时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怀疑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脑溢血,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脑血管造影(DS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检查,以明确血管病变情况。
(二)生命体征支持与稳定
1. 血压管理
脑溢血患者往往伴有血压升高,过高的血压可能会导致继续出血,而血压过低又可能影响脑组织的血液灌注。因此,血压管理是关键环节。一般情况下,如果收缩压大于 220mmHg 或舒张压大于 120mmHg,可在严密监测血压的情况下使用静脉降压药物,如硝普钠、乌拉地尔等,将血压逐渐降至安全范围。但如果患者存在颅内压升高,血压的控制则需要更加谨慎,避免因血压下降过快导致脑灌注不足。例如,对于颅内压明显升高的患者,可将收缩压维持在 180mmHg 左右,舒张压维持在 105mmHg 左右,以保证脑组织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同时又不至于加重出血。
2. 呼吸支持
对于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如呼吸浅慢、呼吸暂停或存在严重的肺部并发症,需要及时给予呼吸支持。可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方式建立人工气道,然后连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呼吸机的参数设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调节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以维持患者的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同时,要注意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如定期进行气道护理、吸痰等操作。
3. 颅内压控制
降低颅内压是脑溢血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以减轻脑组织的受压和水肿。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甘露醇可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内的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脑水肿。一般按照每公斤体重 0.25 - 1 克的剂量快速静脉滴注,每 4 - 8 小时一次。但甘露醇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肾功能,因为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损害。此外,还可使用甘油果糖、呋塞米等药物辅助降低颅内压。对于严重的颅内高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减压,如去骨瓣减压术等。
三、手术治疗
(一)开颅血肿清除术
这是一种传统且常用的手术方法。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患者头部切开皮肤和颅骨,直接暴露脑内血肿部位,然后使用吸引器等工具将血肿清除。这种手术适用于出血量较大、脑疝形成或血肿位置较浅的患者。例如,对于基底节区大量出血并导致中线结构明显移位的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能够迅速减轻颅内压力,解除脑组织的压迫。但该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如术后感染、再出血等。
(二)微创手术
1. 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
利用立体定向技术精确定位脑内血肿的位置,然后通过穿刺针将血肿腔内的血液引流出来。这种手术创伤较小,对脑组织的损伤相对较轻,适用于深部脑血肿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例如,丘脑部位的少量出血,采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可以在较小的创伤下缓解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术后可通过引流管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等溶栓药物,促进血肿的进一步溶解和引流,但要注意预防穿刺部位出血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2.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