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典持续了整整一日,直至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太庙的琉璃瓦上,泛起一片金黄。人们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满足与欣慰。他们相信,通过这次祭典,鲁国一定会得到神明的庇佑,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祭典过后,姬允并没有放松对国家的治理。他深知,祭典只是一种形式,真正要让鲁国繁荣昌盛,还需要实实在在的努力。
他召集群臣,商议国家的发展大计。“今日祭典虽已完成,但吾等不可懈怠。农业乃国家之根本,当务之急是要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姬允目光坚定地看着群臣。
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兴修水利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工程浩大,需精心筹划。”
姬允微微点头:“朕意已决,此事关乎鲁国未来,不可因困难而退缩。可征集各地百姓,按户出工,朝廷给予适当补偿。同时,选派能臣负责工程监督与管理,务必确保工程质量。”
“遵旨,陛下。”大臣领命退下。
在姬允的推动下,鲁国的水利工程迅速展开。各地百姓纷纷响应号召,他们带着工具,奔赴水利工地。工地上,人们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挖掘着河道、修建着堤坝。尽管烈日炎炎,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没有一个人抱怨。
“加油啊,兄弟们!这水利修好了,咱们以后的日子就更好过了!”一位年轻的农夫挥舞着锄头,大声喊道。
众人齐声响应,干劲十足。
与此同时,姬允也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他在曲阜兴办了多所学堂,邀请各地的学者前来任教。学堂里,学子们诵读着经典,学习着礼仪、音乐、书法、算术等知识。姬允时常亲自前往学堂视察,他鼓励学子们勤奋学习,将来为鲁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你们是鲁国的希望,要好好学习,传承我鲁国的文化。”姬允对学子们说道。
在姬允的精心治理下,鲁国逐渐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农业丰收,粮仓充实;文化繁荣,人才辈出。鲁国的影响力也在周边国家中逐渐扩大,许多国家纷纷派遣使者前来学习交流。
然而,姬允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深知,时代在发展,国家在进步,若想保持领先,必须不断创新与改革。于是,他召集国内的贤能之士,共同商讨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
“朕欲在国内推行新的律法,加强法治建设,使国家治理更加规范有序。同时,鼓励商业发展,促进贸易往来,繁荣经济。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姬允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
贤能之士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陛下此举,高瞻远瞩,必能使鲁国更上一层楼。”一位大臣赞叹道。
在姬允的推动下,新的律法开始制定与推行。对官员的职责、百姓的权利与义务、商业的规范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规定。同时,朝廷设立了专门的商业管理机构,促进商业的健康发展。
在商业繁荣的带动下,鲁国内的城市变得更加繁华。街道上车水马龙,店铺林立。来自各地的商人汇聚于此,进行着各种商品的交易。
“这鲁国的都城,真是越来越热闹了。”一位来自远方的商人感叹道。
“是啊,多亏了当今陛下的英明决策,咱们才有这赚钱的好机会。”另一位商人附和道。
姬允站在王宫的城楼上,望着眼前繁华的景象,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期待。他知道,自己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为鲁国的辉煌未来奠定基础。而他,将继续带领着鲁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乘风破浪,驶向那无尽的荣耀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