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朱允熥一如既往,习武、沐浴、早膳、上学。
生活很有规律。
到了学堂,先去给朱权、朱植和朱松壮行,
他们今天去观政。
司业蒋庆勉励了他们几句。
哥仨斗志昂扬,发誓要给灾民送去温暖。
朱植叫道:
“我们三个都没闲着,一起查了不少书,归纳了不少办法的。”
“让他们感受皇家的关爱!”朱权挥舞拳头,小脸通红。
朱松腼腆,但是眼神里也充满了热情和憧憬。
朱允熥笑道:
“三个臭皮匠还抵一个诸葛亮呢,何况三个王爷!”
“祝你们马到成功!凯旋而归!”
朱权他们走后,其余学生开始上课。
少了朱植,教室安静了不少,甚至有些冷清。
先生还没到,黄子澄露了一次脸,叫走了朱允炆。
上午讲授的是《中庸》。
老先生慢条斯理,讲的很详细。
朱允熥竟然听进去了,还听的津津有味,不仅能回答老师的提问,还有了自己的问题。
老先生十分满意,捻着长须着实夸赞了一番。
午时刚过,大本堂就放学了。
司业蒋庆请旨后,下令观政期间只上半天课,孩子们回去做观政的准备。
~
乾清宫。
早朝已经散去。
朱元璋回到御书房,周云奇送来一个匣子。
“陛下,太子来信了。”
朱元璋又惊又喜,
“快打开!”
匣子最上面的是奏折。
老朱展开,看了一眼就欣喜道:
“太子还有七天左右就到京城了。”
下面是两封信。
一封是给太子妃的,
一封是给朱允熥的。
老朱不禁问道,
“最近,东宫有什么事吗?”
周云奇回道:
“陛下,太子妃昨天派人去了锦衣卫衙门,抄录了坠崖调查的卷宗。”
朱元璋冷哼一声。
孩子都活蹦乱跳了,想起看卷宗了。
还不是太子要回来了。
“熥儿出宫了?”
“回禀陛下,昨天三殿下拿到牙牌就出去了,申时回来的。”
“都去了哪里?”
“回禀陛下,三殿下先去的开国公府,给老太君请安;又去凉国公府请安;之后去看了自己名下的产业。”
“都谁跟着?”
“回禀陛下,宫里的随从没追上。是凉国公拨的十九名随从,都是军中出来的精锐汉子。”
朱元璋不置可否,将两封信递过去,
“熥儿的直接给他。”
全送到太子妃那,他担心孙子看不到信。
~
景阳宫。
吕氏晒着太阳,依然在琢磨着卷宗。
乾清宫送来了太子的信。
吕氏有些不满地嘀咕,
“都不能直接送东宫吗?”
钱嬷嬷猜测道:
“娘娘,可能是有奏折,就随着一起送了。”
吕氏喜滋滋接过信。
之前她去信,哭诉过娘俩被国公府的人欺负了。
哥儿肯定是给奴家撑腰的。
看到信,吕氏愣住了。
越看心越凉。
太子很生气,说炆儿杀弟未遂的谣言已经传到了关洛,他都知道了。
质问吕氏如何管教的孩子?
熥儿重伤,生命垂危,炆儿如何能下的重手?
并带来了惩罚:
朱允炆去大本堂的惩戒室罚跪一个时辰。
吕氏苦笑,这是担心她放水,交给先生惩罚。
吕氏的目光落在了“谣言”上。
炆儿的谣言?
传到了关洛?
这肯定是淮西勋贵!
吕氏气的手脚冰冷。
黄子澄说炆儿要养望,还没开始,名声就这样了。
钱嬷嬷说道:
“娘娘,太子也给三殿下写了一封信。”
吕氏尖声怒喝:
“在哪里?拿去烧了!”
钱嬷嬷吓了一跳,嗫嚅道:
“太监说,说,陛下直接命人送给三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