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章 沙洲(2 / 2)风起陇右首页

看到城中粮食即将耗尽,周鼎计划焚烧城市,率领民众突围东进。这个决定引起了沙州军队内部的意见分歧,具有强烈国家荣誉感的将领们认为一旦放弃沙州,沙州将永远不属于唐朝。意见分歧最终导致了暴力冲突,安西都知兵马使阎朝通过勒死周鼎的方式,掌握了军队的控制权,并继续抵抗吐蕃。

周鼎被杀之后,没有人再主张突围,但粮食问题仍然困扰着沙州。阎朝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下令“出绫一端,募麦一斗”,即用丝绸换取粮食,以解决军粮短缺的问题。即便如此,到了第三年,沙州依然面临粮食告罄的危机。阎朝努力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与吐蕃的大将绮心儿达成协议,承诺献出沙州后,民众将不会被外迁,从而成功说服对方接受投降。持续了十一年的沙州围城战就此结束,尽管最终难免陷落,但城中的汉族大家族张、李、索等被迫改性、流离失所。

沙州陷落后,当地民众虽然没有被驱逐,但他们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由于吐蕃是一个奴隶制国家,他们对汉民的态度恶劣,视汉民为低级民族。在河西诸城生活的汉人被告知,走在大街上遇到吐蕃人时必须弯腰低头,不得直视。对待奴隶,奴隶主们并不将奴隶视为生命,而是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奴隶劳动。诸如“丁状者沦为奴婢,种田放牧,赢老者咸杀之,或断手凿目,弃之而去”的惨剧屡见不鲜。

为了切断汉人与中原唐朝之间的联系,吐蕃人要求汉民不得穿着汉族服装,必须模仿吐蕃人的习俗,即留辫子和穿左衽的衣服。每年的元旦是汉人唯一可以身着汉服的日子,沙州的汉人在家穿着汉服祭拜祖先时,常常痛哭流涕。

河西地区原本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在唐朝治理时期,大量兴建水利灌溉系统和农业基础设施,使其成为繁荣的农耕区。然而,随着吐蕃接管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遭受严重破坏,原先的繁华景象逐渐衰败,农田渐渐荒废,昔日的丰饶之地变成了一片荒凉。

吐蕃政权对农业技术的理解有限,加之对汉人百姓的压迫和剥削,使得当地的农业生产陷入停滞状态。许多水利工程因为缺乏维护而失效,耕地无人耕种,种子无法按时播种,收获季节也无人收割,导致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同时,汉人农民被迫从事繁重劳役,许多人因此病倒或逃亡,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短缺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曾经充满生机的土地日渐荒凉,村庄和城市人口稀少,商贸活动减少,社会秩序混乱。吐蕃统治下的河西地区,不再拥有唐朝时代的辉煌,取而代之的是贫困和萧条。

在夜色的掩护下,蒯星河及其同伴隐匿于城垣之外,悄然截住了一位路过此处的汉人。起初,这位汉人显得极度惊恐,但在辨识出蒯星河等人面貌衣服特征后,却瞬间崩溃,泪水夺眶而出,扑倒在地,悲切呼喊:“吾辈虽困厄,犹不忘华夏衣冠,皇天后土,可曾念我等黎庶?王师何时返?”接着,他主动透露了吐蕃在当地的真实状况。

面对此情此景,蒯星河内心五味杂陈,既感悲痛又觉无力。了解到城内详情后,他与司寇几人迅速乔装打扮,准备马上混入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