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母后,儿子被他们围着脱不开身呢,他们对杨宰辅最近的改革都气晕了脑袋,一个个来到儿子面前要求为他们站台,儿子也是迫于无奈啊!”
“这帮族人也是贪得无厌之辈,恃着以往的功勋对朝廷苛索无度,你二哥生前滥封滥赏,现在只不过是收回一点而已,就诸多埋怨,演儿你不能纵容他们,否则杨愔的罪就白受了。”
“儿子明白,只是杨愔罢免了大量鲜卑官员,提上去的都是汉人来顶替,这样的话让他们心里不平衡,这也难怪他们心里不舒服的。”
“这事,母后知道了,你先不要做任何动作,只管静观其变,官员们不管是鲜卑人还是汉人,只要是尽忠职守,一心为国,忠于朝廷的都是好官,不能因为民族的不同就加以区别对待。”
“是,儿子知道了。儿子告退。”
娄昭君想着现在朝廷内部出现了两极分化,这是非常危险的事。她觉得有必要和杨愔等辅政大臣开个会议,讨论一下目前的危机处理问题。
于是,她命人去传杨愔入宫。
杨愔来到后,依礼向太皇太后请安,他说:“微臣叩请太皇太后金安,不知召微臣到来,有何吩咐?”
“杨宰辅近来动作频频,可谓大刀阔斧,朝野震动,可有想过这样做是不是操之过急了?”
“回太皇太后,微臣撤下来的都是朝廷中的大蛀虫,早些采取行动,就能早日还吏治的清明,库房已经无法承担得起被这一大批蛀虫来侵蚀了。”
“哀家明白宰辅的良苦用心,也敬佩你的高风亮节。可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饭总是要一口一口地吃,否则很容易被撑死的。
宰辅是个聪明人,应该不用哀家来说这浅显的道理。只是如今鲜卑官员中心怀不满的人颇多,总要安抚好他们,不然的话,一旦引起内讧,后果不堪设想啊!”
“微臣谢太皇太后的提点,微臣也回去反省,改善施政,务求让朝廷平稳发展,不会影响社稷江山的稳定。”
“既然宰辅明白,哀家就不便多言了,但愿能如你所愿,不会发生难以估计的混乱才好。”
“是,微臣晓得了,谢太皇太后的告诫,微臣告退了。”
“好,下去吧。”
杨愔出了太和殿,从心里吁了一口气,他对娄昭君说话的弦外之音并不认同,因为之前娄昭君就一直在栽培和支持儿子高演的原因,君臣之间就产生了隔膜。
杨愔与高演的政见有不同的意见,双方在某些治国理念上也有着较大的差别。相反,皇帝高殷是深受汉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皇太后李祖娥也是汉人文化的表表者,对于管治国家,他们都持有一致的思想理念,认为汉人的那一套才是最好的文治国策。
杨愔与娄昭君、高演等鲜卑代表在治国的方向上渐行渐远。杨愔更是察觉到高演和高湛两大权贵在朝廷中的影响深远,直接威胁着皇帝高殷的皇位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