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3章 一代人和围墙(2 / 2)1977:蓬勃新时代首页

黑夜、眼睛、光明。

正因如此,使得这首诗歌具有了深思的魅力。

两句新奇的组合,看似相悖的转折,蕴含着奇妙的合理性。

这种相悖的逻辑,正是这短短两句诗的精华所在。

这种相悖是在两个层面上的。

第一个层面,是诗歌整体的意象呈现方式,与人们日常经验中它们的呈现方式相悖。

第二个层次的相悖是诗歌内在的相悖。

两句话的诗起了一个宏大而耐人寻味的标题:一代人。

但诗的内容似乎又指向了两代人:既是对上一辈的总结和反思,又是对下一代的呼唤和定位。

这首诗在审美原则上是全新的。

它避开了情感的直抒,弃置了景象的实叙。

它没有着意建构完整的意境,只是用意象、用隐喻,在浓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现了一双不同寻常的“黑色的眼睛”(一代人觉醒的象征)。

在眼睛的前方,似乎可以看到从乌云的缝隙中射出一束白光。

短短的两句诗,概括出了一代人的心理历程,思想内容的高度凝炼和艺术表现上的高度提纯,使它具有小说、散文等文体所不能有的力度和容量。

“妙啊!妙不可言!”张广年双手鼓掌,赞不绝口,越品越感到这首诗的分量很重。

全诗以其高度的历史概括性和辩证思维的哲理之光,而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烈的艺术力量。

“定了,这首诗放在《诗刊》复刊后首页发表,没想到你给了我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江小沐笑呵呵道:“您觉得不错就行。”

“岂止不错?你太谦虚了。”张广年摆手笑道,“等发布后,你就知道这首诗的分量了,肯定能在诗坛引起轰动。”

顿了顿,他叮嘱道:“你再多写几篇中短篇小说,然后收拢起来,出版一本合集,加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和《芙蓉镇》总共三部单行本,你在这个行业算彻底立住脚跟了。”

一部作品可以说是昙花一现,但有三部作品发表,哪怕江小沐今后不再写作,在文艺圈的地位也没人可以撼动。

尤其他还是好几种文学流派的开创者,今后不管是谁谈到文学,都是避不开江小沐的。

……

烈日高悬,江小沐从编辑部离开,晃晃悠悠的回家,心里思索写什么文章。

《文艺报》和《收获》今后合作的机会很多,都是全国性大平台,得把关系维护好。

加上又是张广年和李小林约稿,看在他们面儿上,也必须拿出两篇质量好的文章。

回到四合院,江小沐便拿定注意写哪两篇文章了。

投给《文艺报》的短篇小说叫《围墙》,全文一万一千八百余字。

写的是某设计所旧围墙倒塌,新墙的高度、样式、质料成为所里上下的中心议题。

人们分成了几大派别,一上午讨论会开得热闹非凡,却不能统一意见,结果不欢而散。

行政科的马而立虽年过三十,却因长着一张娃娃脸,大家很不放心他办事。

马而立没发表意见,而是直接和富有实践经验的房屋维修站的站长、技术员经过短暂讨论后确定了建筑方案。

经一天一夜的奋斗,到星期一上班时,一座中西合璧美观坚固的围墙已经拔地而起。

不料原先只会空谈、不会做实事的人们心有不甘地把矛头指向办事麻利的马而立,一致抨击新围墙的样式、功能及其他。

然而,在建筑学年会上,外地来的学者却众口夸赞围墙的独特风格。

于是,一时间这堵围墙又成了所有设计所成员的合作结晶,每个人都开始盘算如何在学术总结中加入自己的一份功劳。

小说描写以嘲讽的方式,揭示不顾办事效率、推诿扯皮、空谈误事等一些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被人们习以为常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