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的更加厉害了。
她真的需要一个发泄的地方,她真的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办了。
年少时的彷徨总是伴着大量的情绪。
说出第一句话就能很轻松的说出第二句,第三句。
女孩儿说到最后已经哭出来了,她在这个陌生的地方,面对着一个陌生的,大概可以治好她的情绪的医生,肆意的宣泄着自己的情绪。
裴叙白没有说话,就一直安静的听着她说。
直到后来她崩溃大哭,也没有上前去安慰,静静的等她停下来。
拿过女孩儿面前的杯子,把里面的水倒掉,重新倒上一杯温热的水。
直接递到了女孩儿的手中。
“现在好受点了吗?”
然后温温柔柔的问她。
其实,女孩儿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发泄点,当她真正能把自己的痛苦,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口的时候,其实症状已经好了一半儿了。
剩下的就是开导和指点,安抚她情绪和心理上的痛苦,至于生理上的,因情况而定再吃药。
其实这种十几岁的孩子抑郁的情况,说最好治疗也不是假话,说难也不是假话。
他们的痛苦,大部分来自于原生家庭,小部分来自于学校或者是校园霸凌,还有极小部分其他的。
原生家庭产生的抑郁感,其实只要能够让他们把内心的想法都说出来,了解他们的经历和遭遇。
然后对他们做一个正确的指导,给出一套正确的走向方案。
慢慢的就会回到正轨。
当然这些也只限于原生家庭是那种从众式的窒息家庭,就是父母无意识的对孩子产生伤害。
一旦意识到就会改的那种。
十几岁的年纪,破碎,敏感不安,又无能为力。
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情绪的宣泄口,然后有人告诉他,接下来该怎样做,才能改变现在的这种现状,才能让自己不那么难受。
该怎样做,才能改变父母,而不是把自己变得面目全非来赢得平静的生活。
需要有人手把手的教他们去怎样做。
而难的呢,是那些窒息到极致的家庭。
就是已经把孩子逼到了极致,哪怕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告诉他,你应该怎样做,你应该怎样开导自己。
可是到最后,只要一回到家中,就完蛋的那种。
真的没有办法改变外界,那就只有两个方法。
一个是改变自己,一个是远离。
哪个都不简单。
不禁感慨,现在心理问题越来越年轻化。
为什么不被理解?为什么被逼迫?为什么会有捆绑式教育,打压式教育,贬低式教育?
说不清楚,道不明白,也……解不开。
中式教育带来的伤害太大也太多了,以至于现在国人的幸福指数其实也没有那么高。
长大了,能够重新养自己一遍了,可是,年少时受的那些委屈和伤害,却总也抹不掉,忘不净。
也许曾经抑郁过,只不过还没有到那种生理上难受的程度,以至于一直没有发现,等到发现的时候,早已经带着还未痊愈的疾病,匆匆迈入了大人的世界。
到最后,女孩好像有一些豁然开朗的感觉,对着裴叙白道谢。
“这是我应该做的,下一次来的时候,希望你的精神状态,比现在更好。”
“我会努力的,医生。”
女孩儿眼中再次闪过泪光,为什么这仅仅的一丝温暖,一丝救赎却是要从一个陌生人这里获得呢?
“等一下。”
女孩刚要迈出门去,南星叫住了她。
女孩儿愣了一下,回头看着南星,似是在疑问,还有什么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