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台尚书令,上次在大唐境内出现这个职务,还是太宗皇帝登基之前的事呢,如今李三郎把这个么个职位授予镇元子,先不说广智这个修行中人怎么想,光是右相李林甫,就已经下意识地开口劝谏起来了。
“圣人!三郎!大行台尚书令,这官职权责太重,哪里能轻易启用呢?如今我大唐境内外又无大敌,何须在外另设尚书省呢?”
李林甫当然要出言阻止,因为他虽然号称“右相”,但实际的官职名是尚书右仆射,所谓尚书令左右副手之一。
因为太宗皇帝登基之前做过尚书令,所以有唐以来,为了避讳和显示对太宗皇帝的敬重,朝廷中并不设立尚书令一职,尚书省最高长官也就是尚书仆射。
但现在李三郎又突然设了个什么陇西大行台,所谓行台者,就是尚书省为了应对战事需要,派出在外的机构,后来,渐渐演化为统合战区一切行政、军事、民生等等事物的行政单位。
这个行政单位的最高长官,就是大行台尚书令。
可这就有一个问题了,大行台是中央尚书省的外派机构,那么按理来说,大行台尚书令是听命于中央尚书省的,可如今中央尚书省没有最高长官啊,只有尚书仆射,那到时候大行台和中央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是听大行台尚书令的还是听中央尚书仆射的呢?
更具体一点,尚书令是正经的正二品官职,而尚书仆射是从二品,品级上尚书仆射就低一级,这还让李林甫这个中央尚书省最高长官,怎么去管理?
不过皇帝毕竟是皇帝,根本不按套路出牌:“无妨,右相不必担心,自今日起,朕亲自担任尚书令一职,这不就行了嘛。至于内忧外患什么的,右相也不用着急,很快就有了。”
李林甫还在琢磨什么叫“内忧外患很快就有了”的时候,皇帝已经写好了御旨,稍微晾干了一下上面的墨迹,皇帝就自己对着镇元子读了起来:“朕,行御旨,转尚书省,尚书令李三郎批复,加封镇元子道长,特进、陇西大行台尚书令、开国万寿郡公。”
皇帝将御旨宣读完毕,一直趴在地上的镇元子好一阵颤抖,又大礼参拜起来:“臣,镇元子,拜谢圣人皇恩。”
等到镇元子神采奕奕地站起身来,一直没有说话的广智这才上前一步,问道:“至尊,可否为小僧详细说一下今日之事的前因后果?”
皇帝负手站在太极殿前,远眺着天空,顾左右而言他道:“今日天气不错,哈哈,众爱卿可有什么想吃的吗?朕这就命人出宫去采买,今日大家一起吃个午饭吧。”
广智见皇帝不愿意将实情告知,无奈给李林甫使了个眼色。
李林甫颤颤巍巍地上前说道:“臣,臣也请圣人把今日之事的前因后果说一下。”
李林甫对危机的感应还是很敏锐的,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现在必须和广智站在一条战线。
皇帝一脸不耐烦地说道:“镇元子,你来告诉他们,今日到底发生了什么。”
镇元子向皇帝躬身行了一礼,而后对广智和李林甫说道:“右相,广智师侄,贫道感应天时,知道人界当兴,于是便出山来辅佐陛下,今日早间,贫道见太极宫中霞光大盛,便掐指一算,乃是有圣人驾临,便赶来此处一探究竟,正遇上陛下在此处理政务。”
“贫道见圣人之兆应在了陛下身上,便忍不住上前攀谈,不出几句,陛下便将贫道折服,虽说修道之人不宜牵扯红尘太深,但天时已至,贫道又怎么能够置身事外呢?于是,便答应陛下,在大唐为官,为大唐的兴盛,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