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款是个女孩名字,陈晓静。
“这是情书,怎么还有钱?要不要退回去?”吴秀梅满脸疑惑看着慕渊。
“才不,粉丝的大赏难道还要退回去。”
三个人看了一个小时,收到现金三十块,粮票五十多斤,我们的粉丝打赏真乃民族特色,历史悠久。
“这些来信要回吗?”梁静茹看着来信,想想都有些头疼。
“现金超过五元,粮票超过十斤的回一下,不能伤了这些金主读者的心。”
慕渊从军挎包掏出编辑来信展开信件,他的《秋天的祖国》将刊登在十一月刊,
里面加带一张邀请函,被吴秀梅抢去,十一月二十日燕京大学举办“当代新潮诗歌研讨会”,《诗刊》特邀慕渊参加,特别说明他的食宿全包,后面是会程安排。
“喂,大诗人,编辑部请你到燕京开会呢,你去不去?”梁静茹问道。
“信里说食宿全包,傻子才不去,”慕渊当然要去,他想看看这个年代的燕京城。
“太好了,我正发愁要不要进京,今天十五号,咱们后天出发,”梁静茹兴奋道。
“我也要去,”吴秀梅坚定道。
“你不能去,”梁静茹道,“你去了每天这么多的货款怎么办,总得有人看着。”
“梅姐,我去是工作,茹姐去也是为了成名,家还是得有人守,要不寒假我专门陪你到京玩一趟。”
“谁稀罕,”梅姐心中不满。
第二天到校拿着邀请函找班主任陈少松请假,陈老师又去找了校长,很快就批准了,班主任转告说学校全力支持,有困难只管提,需要老师陪同也可安排,被慕渊婉拒。
中午慕渊带着吴秀梅进了市区,先找到姜海波让他托人买两张明天进京的卧铺票,当听说是去参加燕京大学组织的“当代新潮诗歌研讨会”时,掩饰不住的羡慕。
“没问题,我办不了还有我叔,车次我记住了。”
慕渊前世都是坐这趟列车,早晨从省城发车,途径津门、燕京,总共六百公里,要十二个小时到秦城,下午七点从秦城返回省城,学生票半价七点五元,所以他对这趟列车有着深厚感情,列车员也全部来自省城列车段。
到了秦城百货商场,两人直接到了卖棉衣的区域,慕渊看上一件羽绒服,售货员撇了两人一眼,继续跟同事聊天,理都没有理他。
这也不能全怪商场售货员,如今羽绒服是高档奢饰品,动辄二三百元,一般人哪买的起,尤其看到慕渊是名少年,穿着棉衣棉裤,吴秀梅穿着利索些,也就是个花棉袄,一看两人就是穷学生。
吴秀梅有一件漂亮棉外套,为了配合慕渊的朴素风格特意穿着一件花棉袄,谁知也被鄙视了。
实话说慕渊今天没想买棉衣,只是顺路看看款式价格,想着进京买一件好的,他觉得坐火车还是穿军大衣安全,现在这身打扮真对不起诗人身份。
被售货员轻视,慕渊坚持要试穿,售货员无奈,拿来一件。
现在的羽绒服质量非常好,在行线缝制下,一行行的羽绒突起,饱满的犹如灌满奶油的面包,看着就是那么诱人,一看牌子,不得了,伊里兰牌羽绒服,绝对的真材实料,就是面料粗糙了些,摸起来有些生硬,但这个伊里兰,是整个年代的羽绒服记忆。
慕渊挑了一件咖啡色夹克款式,吴秀梅觉得有点贵,还是看上了一件半大衣款,试穿效果很好,但看到慕渊试穿后,突然决定买同一款式,选了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