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一战之后,瓦岗寨也走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是时候进行下一步了!】
【至于下一步是什么,那当然就是给首领一个名号,给下属们各自分配官职,让大家能有一个更加名正言顺的争夺天下的身份。】
【而就在这里,情况发生了转变——大业十三年二月,翟让推举李密担任首领,名号则为魏公。】
【是的,首领是李密,而非一开始的翟让。】
【这其中,有翟让看到这几次战役以及先期的谋划中,李密的能力和眼界;有翟让自己自觉出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有瓦岗寨中其他将领对李密的认可和推崇——王伯当是其中之一,但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就是徐世绩。】
【种种因素综合之下,翟让退了一步,推举了李密成为正式的首领,以魏公作为名号。】
【随后,二月份,瓦岗寨在巩县城南面的郊外设立了祭坛,正式祭天,随后李密登位,并从此把年号改为永平元年,而在文书上的落款则是“行军元帅魏公府”。
随后,翟让担任司徒,受封东郡公;房彦藻和邴元真分别担任左右长史,杨得方和郑德韬则为左右司马。此外,单雄信担任左武侯大将军,徐世绩则是右武侯大将军。】
【最后,瓦岗寨,或者说魏公府,以洛口为都城,在环绕洛口大约四十里的地方驻扎大军。】
“翟让的问题……就在于他没有足够的雄心壮志。”李世民指出了另一点问题,“之所以在此时让位于李密,除了因为李密功劳大、能力强,还因为这一点。”
从翟让的整个行动轨迹、个人生平来看,翟让显然是没有那样的雄心壮志的——他很可能并没有想着要夺取天下,开创下一个王朝,成为开国之君。
野心不足,也因此,他能做到这样顺畅且理所当然地把瓦岗军首领的位置让给李密。
换成其他人,换成其他有着明确目标、有着雄心壮志或者说野心的人,这种首领位置的变动都不会这么平滑顺畅,怎么着也要来一场腥风血雨,起义军内部的将领们得站个队。
但翟让最大的一个问题,也正是在于他没有足够的雄心壮志。
他退位让贤确实是退了,退的平平稳稳,速度飞快。
李密虽然也非常理直气壮地接手了瓦岗军首领的位置,一点也没有打算推辞或者谦让——当然,以李密的雄心壮志和自我认知,他也只会觉得自己成为首领完全是应该之事,没什么好推辞的——
但是他也给了翟让一定的尊重和体面,比如东郡公的封爵,比如司徒和上柱国;
再比如,东郡公府也能够设置一批官职,部署安置一批人员,用来安置翟让的亲近信任之人。
可即便如此,翟让和李密的地位差别还是明显体现,东郡公府的官职只有元帅府的一半。
这个问题,翟让本人不在意,因为他本就没有那样的野心;但是他不在意,隶属于他这一派系的人在意啊!
大家本来是最开始的元老人物,都是组成瓦岗军的基石,本来就应该享有最高的地位、最大的权力,翟让就是他们的代表人物、是他们的领头人;结果现在,突然冒出来了一个李密,就这么把大权和地位都夺走了?
翟让不在乎,可他们在乎。
李密的功劳确实不小,但这难道就能够让他成为新的首领,还是在翟让还活着的时候?
要是翟让身死也就罢了,可现在翟让还活着!
但即便对李密不服气,可李密的功劳也确实摆在那里,李密自己的人马也摆在那里,这些人也不能直接质疑李密——那还有谁有资格质疑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