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5章 动机(1 / 2)帝国保安首页

张森听到队长和队员们的夸赞,这才慢慢地、略显吃力地站起身来。他的腿因为长时间用力,此刻就像两根过度紧绷的弹簧,有些微微颤抖,仿佛在无声地抗议这高强度的“工作”。他先是轻轻地晃了晃腿,试图缓解一下那酸麻的感觉,然后活动了一下肩膀和腰肢,尤其是那只用力压制凶手许久的胳膊,此时感觉又酸又胀,就好像不是自己的了,稍微一动,就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痛。

他缓了口气,说道:“队长,我也是运气好,正好闲逛到这小巷子里,就瞅见他了。不过这凶手身上还有血迹,应该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人。哦,对了,我刚把他按住的时候,从他身上搜出了一把刀子,估计就是作案工具。”说着,张森猫着腰,走到旁边放着证物袋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拿起那把还带着寒光的刀子,递给队长。

队长赶忙伸出双手,郑重地接过刀子。他把刀子举到眼前,借着路灯昏黄的光线,仔细地端详着。只见那刀刃闪着冰冷的光,锋利得似乎能轻易划破一切阻挡它的东西。队长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眉头紧紧地皱成一个“川”字,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道:“这刀子看着就锋利得很,要是当时他掏出这玩意儿反抗,你可就危险了,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这凶手一看就是个狠角色,你能毫发无损地把他制服,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

张森听了,心有余悸地点点头,眼睛里还残留着一丝恐惧:“可不是嘛,队长,我当时偷袭他的时候要是没成功,让他有机会拔刀,我可能就去见马克思了。当时我也是没办法,看到他那鬼鬼祟祟的样子,又怕他跑了,一咬牙就冲上去了,现在想想都后怕。”

队长走上前,仔细查看了一下凶手,然后表情严肃地吩咐队员们:“把他带回警局,好好审问,一定要把他的作案动机和过程都搞清楚,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回警局的路上,张森坐在警车里,望着窗外飞逝而过的夜景,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了自己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成为一名辅警,不就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为了让人们能够安心地生活吗?而今天,他做到了。他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像是在心中立下了一个宏伟的誓言。

回到警局后,警局大楼内灯火通明,走廊里脚步声与交谈声交织,一片忙碌嘈杂的景象。疲惫写在大多数队员们的脸上,他们脚步匆匆,眼神中满是对家的渴望,一心只想快点回到家中,扑向那柔软舒适的床铺,让身心在睡眠中得到舒缓与放松。

然而张森却全然不同,他身姿挺拔,步伐坚定有力,眼神中透着一股旁人难以企及的坚定与执着。他径直走向队长办公室,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要求参与到对凶手的审问工作当中。在去往审问室的途中,他眉头紧锁,内心思绪翻涌,不停地暗自琢磨:“这凶手到底是咋回事?是有什么深仇大恨,还是被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驱使,才会干出这么丧心病狂的事儿?我今天非得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绝不能让这背后的真相石沉大海。”

踏入审问室,一股压抑沉闷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空气都变得凝重起来,让人呼吸都有些困难。那凶手坐在特制的审讯椅上,身体挺得笔直,好似一根僵硬的木棍,纹丝不动。他身材魁梧壮硕,一张脸长得五大三粗,满脸横肉随着肌肉的紧绷而微微颤动,那对眼睛深陷在眼窝里,却透着一股令人胆寒的凶狠劲儿,犹如一只被彻底激怒、随时准备择人而噬的野兽。

一开始,他简直嘴硬得像块顽石,无论张森他们如何苦口婆心地询问,旁敲侧击地诱导,他都始终紧闭双唇,百般抵赖,拒不承认自己的罪行。他的眼神里始终透着一股倔强和凶狠,那目光犹如两把利刃,似乎想要将面前的审讯人员都给逼退。嘴巴闭得紧紧的,就像被强力胶水牢牢粘住了一般,嘴唇因为用力抿合而有些发白,甚至隐隐泛起一丝青色。

张森静静地看着凶手这副顽固不化的模样,心中并未气馁,反而燃起了一股更加强烈的斗志。他深知,面对这样强硬的嫌疑人,着急上火无济于事,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巧妙的技巧,才能从他口中撬出真相。他与一同参与审问的警察们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心领神会,旋即有条不紊地展开了一场精心策划的审讯行动。他们就像一群经验丰富、擅长追踪猎物的猎手,在这狭小而又充满紧张气氛的审问室里,与凶手展开了一场看不见硝烟却异常激烈的心理较量。

张森率先采取行动,他不慌不忙地从证物袋里拿出在案发现场精心收集到的一些关键证据,比如那块带有凶手血迹的破碎衣角,以及在附近监控摄像头里截取到的虽然模糊却极具价值的画面,一一整齐地摆在审讯桌的正中央,然后微微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直视着凶手的眼睛,缓缓开口说道:“你好好看看这些,这可都是铁证如山,容不得你有半分狡辩。事到如今,你还想继续嘴硬吗?”凶手只是用眼角的余光快速地瞥了一眼那些证据,眼神里瞬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他很快就强行镇定下来,故意别过头去,依旧保持着那令人恼怒的沉默。

这时,坐在一旁的警察小李心领神会,决定从侧面巧妙地切入话题。他装作漫不经心地说起凶手和受害者之间曾经的关系:“我们可都调查得清清楚楚了,你和受害者之前肯定有过不一般的交集吧?你俩之间是不是有什么感情上的纠葛啊?这事儿你瞒也瞒不住,不如痛痛快快地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