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跟巴爷是同行,也是一个飞贼,名气不在巴爷之下,但是不同的是,这人不偷东西,专偷消息,此人外号包冲天,因专门打听各种消息,大到皇宫内事,小道百信鸡毛蒜皮,所有都能接触到的,都在他的打听范围内,他的轻身功夫惯用的是一脚蹬天,所以人送外号包冲天,取包打听,和轻身功夫冲天之意。
三人一人被分配到一个布袋,袋子里大约装有五斤左右的药粉,还有一些干粮吃食,这些干粮是让三人留在山顶果腹之用,这几天,三人需要留在山顶,不时的撒一些药粉进入水源之中,这可不是后世拍电视剧,水潭里一撒就完事了,水会流动的,没一会儿药粉就被冲下去,没有了,所以需要人在周围,时不时的撒上一次。
巴爷虽然手上的功夫废了大半,但是脚上的轻身功夫还是在的,只是右手不能再给予太大的助力而已。
三人带着袋子在唐总管的叮嘱下,立刻出发了。
而陆振飞则是跟其他孩子被安排到了一起,没人分到了一小包药粉,吩咐在烧火的时候撒进火堆里。接下来的几天,每天都会出去几个孩子在黄峰山的山脚周围烧火玩,期初蜂王寨的人看到了,见是孩子,也就懒的管。后来渐渐地寨子里有人病倒了,寨子里的大夫也查不出是什么问题,病倒的人表现的浑身无力,就没有其他症状了。
大夫检查完病倒人群的全身也并未发现有什么伤口,寨子里吃的东西也都差不多,既不是外伤感染,也不是食物问题,那么这些人病倒的原因就太离奇了,渐渐地病倒的人越来越多,寨子里开始流传起了瘟疫的说法。
在古代,不明原因的传染病都会被瘟疫一词给总结。
科普一下瘟疫:
从古至今,人类遭遇了无数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别严重,对人类后代的影响巨大的有:非典、鼠疫、天花、流感等。总的来说,瘟疫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是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
明朝医家吴又可目睹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在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温疫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探讨。其所著的《温疫论》是我国论述温疫的专著,对温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指出温疫的致病因子是“异气”,又称“疫气”、“疠气”“戾气”等,是对温疫病因的创见。
吴氏认为戾气是物质性的,可采用药物制服。虽然戾气“无形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复无臭,何能得睹得闻”,但它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又进一步指出“物之可以制气者药物也。”
戾气是通过口鼻侵犯体内的。认为“邪从口鼻而入”,又感染戾气的方式,“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
而人体感受戾气之后,是否致病则决定于戾气的量、毒力与人体的抵抗力。指出“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而不胜正,未能顿发”;“其年气来之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
戾气引起的疫病,有大流行性与散发性的不同表现。而戾气致病又有地区性与时间性的不同情况。此外,由于戾气的种类不同,所引起的疾病也不同,侵犯的脏器部位也不一。认为“……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并且还指出人类的疫病和禽兽的瘟疫是由不同的戾气所引起的。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还创制了不少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疫方剂。《温疫论》是我国医学文献中论述急性传染病的一部划时代著作,至今仍可用来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