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孙权想了想,这辈子连合肥都没能打下来,还是算了。既然想合情合理地称帝是不可能了,那就只能不要脸一点。
只要另外两家不反对自己称帝,那厚着脸皮也能当上皇帝。
蜀汉是自己的盟友,而且现在诸葛亮的核心战略是北伐,无暇顾及自己。即便是蜀汉和自己反目,蜀汉的实力不如自己,东吴善于防守战,就有刘备东征失败的例子在前。最关键的是,蜀汉的当家人诸葛亮是个明事理的人,现在要是蜀吴再开战,那干脆别打了,直接投降曹魏吧。
但是,魏国可不愿意轻易放过东吴。魏国实力最为强大,天下九州占了六州。即便是需要分一部分精力去应付蜀汉,那也能腾出手来,对付你孙权。
曹魏的各大军区中,雍、凉军区是对付蜀汉的主战场;
荆、豫军区既要防范蜀汉偷袭东三郡,又要应对东吴方向的压力,东吴只需要派军对峙,守住江陵即可。而江陵城防十分完备,当年在关羽的监制下,修了内外两城。善于防守的东吴,凭借此城,便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最具有威胁的,便是魏国大司马曹休所统辖的扬州军区。即便是蜀汉北伐以来,扬州军区的军力仍然是只涨不跌。所以,孙权只能想办法,削弱曹魏在扬州方向的实力。以免威胁到东吴的根基——建业。
公元228年,在孙权的授意下,吴国鄱阳太守周鲂采用诈降之计,也即他写信给魏国大司马曹休,表示自己愿意叛吴归魏,请求曹休派兵接应。
曹休得知鄱阳太守周鲂有归降自己的意思后,曹休没有感到怀疑。在他看来,这是一个进攻东吴的大好机会。
于是,曹休亲自率领10万大军,朝着东吴的皖城前进。
同时,魏明帝曹叡想要一洗蜀汉带来的阴霾,还命令司马懿进攻江陵,贾逵进攻东关,从而策应曹休的行动。由此,在石亭之战中,曹魏总共投入的兵力超过了10万,这可谓是声势浩大了。
得知曹休上当的消息后,孙权亲自率军进驻皖口,并让陆逊、朱桓、全琮这三位将领分别率领3万大军,从而在石亭一带埋伏曹休。
等到曹休大军进入到石亭后,东吴大将陆逊亲自统率中路大军,并命令朱桓、全琮分别冲击曹魏大军的左右两侧。
在曹休进军后,尚书蒋济向魏明帝表示驻守于上游的吴将朱然可能会从曹休后方袭击,而吴军亦可能随时会东进切断曹休退路,建议派兵救援曹休。
对于东吴的埋伏,曹魏一方也是有所防备的。不过,曹休立功心切,没有听从这些劝谏。最终,导致了石亭大败。东吴乘胜追击,斩杀、生擒魏军一万余人,缴获牛马驴骡车辆上万,以及魏军几乎全部的军资器械。
石亭之战后,曹休上书谢罪,魏明帝遣屯骑校尉杨暨宣旨抚慰,礼节赏赐更加隆重。曹休惭恨不已,因此痈发于背。最终,大司马曹休因为这场战役的失利,所以在同年就发病去世了。
孙权凭借着石亭之战的大胜,让自己的威望在东吴各派系家族中,再一次地拔高。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正式登基,国号为吴,改元黄龙。
就此,三国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