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童年时光(2 / 2)长安路远首页

一个班是一年级和二年级,两个年级,教室很小,没有桌椅,村里给学校几块大木板,在教室里排了4排,前两排是一年级,后两排是二年级,孩子们就搬两块砖头当椅子坐,两个年级学生也就有20几个。

老师给一年级上完课,接着给二年级上课,这边上完后,老师会接着去高年级继续教课。

三年级和四年级一个班,他们有学习的课桌,也就没几张,是那种老式的课桌,一个课桌可以坐两个学生,课桌有两个抽屉,可以放书本。课桌中间被学生都划上了三八线,上课不准越线,如果你不小心越线了,那马上就会被同桌给推过去,三四年级共有学生十几个。

五年级是单独的一个班,几张课桌,十来个学生。东村太小了,学生也很少,全小学共有学生五十多个。

一个老师教五个年级,全校就只有3个老师,1个校长。

林达的小学生活就是在这个东村小学度过的。

上初一后,就只能到2公里外的上河村去上学。上河村就大多了,全村大概有4000多人,学生也更多,一个班级就是50几个学生,比东村的全校学生人数还多。

林达在上河村读初一一年时间,每天都是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走路去上学,一边玩着,一边向学校走。无论是刮风下雨,天不亮起床上学,天黑了结伴回家,天天如此……

上学路上,林达和小伙伴们都是徒步走路,一路上,眼睛不是向上看,就是向下看,这棵树上有个鸟窝,那条河水里有小鱼,一会几个人爬上树,看看窝里有没有小鸟,一会下到河里,把河水搞混了,在河里捉小鱼……

到了初二年级,怀阳市在范庄乡新建了一所乡级初中,全乡的初中生都合并到一起,全部到范庄乡初中上学。

学校这样合并之后,东村、上河村、范庄乡、期城村……还有周边的几个村里的初中学生,都到范庄乡初中学习。学生人数也多了,老师也多了许多。一个年级分7个班,每个班级有60多个学生,全年级有400多名学生。

到初中上学后,因为离家太远了,所有离家远的学生就需要住校学习,每天吃住都在学校,学校也基本上属于半封闭状态。

星期天下午,林达和村里同级的伙伴会骑着大二八的自行车去上学,车把上挂着妈妈用旧布缝制的小书包,车后坐上,是妈妈用绳子绑好的布袋子,里边大约装有20斤的小麦,这些是林达上学的饭,需要带到学校教务处,兑换饭票,换成饭票后,林达基本上可以吃两三个星期左右。

上学,生活很规律,按时上下课,吃饭,回宿舍睡觉,以后的两年时间,林达就是如此和同学们在乡中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