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六章:余卉新更(1 / 2)平凡且简单首页

余卉拉着余然目送余年与周云上车,她刚刚帮余年抬着大箱小箱的上车,此时的余卉满头大汗。

一手叉腰的蹙眉前面,母亲这次没再跟着过去,因为余卉谈了对象,家里总得有个人在。

余然扬起另一只手向余年道:“二姐,拜拜,等你国庆长假期间可一定要来啊。”

“好,有空的话,一定会来。”

余年听到余然的话,回头看向余然三人,大声喊道。

小轿车渐渐的开远,消失在余卉三人的视线里后,母亲先回去,余然也拉着余卉的手,仰头看向余卉道:“阿姐,我们也回去吧。”

“行。”

等余卉姐弟俩进客堂后,余卉突然把手捏向余然的脸,问:“然然,你今天练字了没?”

“练了练了。”

余然连连点头,余卉又道“拿来,我检查一下。”

“知道了。”

余卉松开手,让余然去拿练字本,余卉拿来翻开看到最后的那页,淡淡的评价道:“不错,可要再接再厉啊。”

“噢,阿姐,我写了字,可有奖励吗?”

余然接过她递过来的书,仰头对余卉问,眼睛賊精賊精的。

“有啊!”

余卉说完后,转身进卧室,再次出来的时候,手上拿着一个大箱子,余卉把箱子放沙发上,对余然道:“打开看看。”

余然迫不及待的上前把纸箱撕开,露出一个奥特曼模型,余卉买的奥特曼是最初的那个奥特曼,迪迦奥特曼模型。

余然那一刻,眼睛瞪的老大,兴奋的道:“阿姐,迪迦奥特曼啊!”

然后余然拿着迪迦奥特曼模型原地蹦蹦跳跳的大呼着,“迪迦奥特曼,我也有了。”

余卉见他这么高兴,也是微叹息的一笑,“然然,好了。”

“先停下来。”

余然停下来,看向余卉问:“阿姐,怎么了?”

“歇会吧,热。”

余卉抽一张纸巾抹掉余然额前的汗。

之后余卉自己也站起来往卧室里走,余卉端着电脑出来,坐餐桌这边。

之前的那副画,余卉获奖了,只因那幅画所画的景物是乡下,里面的人也是农民,有的在地里除草,有的人在庄稼地里收庄稼。

有老人收着自己种的那些果实,有妇女脸带微笑的着抹汗水,最出景的还是画中的那年轻女子。

年轻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婴儿,看婴儿的着衣,是女孩子。

她旁边还有一个小男孩在拉着女子的裤子,眼是看向远方。

路旁两边的杂草丛生,有狗尾巴草,草丛里的那一簇簇的彼岸花,此时彼岸花只有花,不见叶。

红艳鲜丽,点缀着路边,好似把人间仙境。

远处的夕阳照射下,彼岸花更加艳丽妖冶。

除了彼岸花,还有一簇一簇的紫藤花,白色的折耳根花。

鸡群与狗队一起巡逻着乡间小道上,还有空中的那一群鸟儿,最后成群结队的栖息在电线上。

给那副画添加点自然真实。

那副画被收留在展览馆里,挂着墙上,许多游客去看了之后,纷纷驻留在那副画前,久久不能自拔。

尤其是年轻,他们处在节奏快得信息时代,每天都要面临着工作的累,房贷车贷的双重压力下。

哪还有时间去放松?

那副《乡间的夕晖》也是画出了许多背井离乡的游子心中的想念。

引起游子们的乡愁。

是啊,他们为了养家糊口,已经有很久没回过家乡了。

外出拼搏的游子的心酸,又有谁懂?

他们也想回家陪伴那年迈的老父,老母亲,可奈何身不由己。

余卉的漫粉是知道余卉的笔名是:原初。

这次余卉的落笔名还是原初。

漫粉见自己粉的人,以另一行获奖,纷纷在展览馆的官网上,艾特余卉的获奖。

漫粉一:你看,展览馆里的那个原初是我们的这个原初吗?

漫粉二:同上,要不是你们提醒,我们还真是发现不了。

漫粉三:是呢,没想到我们粉的那人太优秀了。

漫粉n:这是鼓励我们的偶像,我们的榜样!

力挺你,原大大!!

网上的原初靠一副《乡间的夕晖》红了,有一百万的人成了画家原初的粉丝。

但漫画原初,却是不那么有知名度,两部漫画只有十几万粉丝。

余卉又开新坑,这次是古风漫画,《女将军的逆袭之路》。

画中:文莱是大林村的一村女,替十岁的弟弟上战场。

文莱也就十二岁,混在男兵中,文莱起初在火营房当厨子,火夫的活不好干。

但文莱一干就是五年多,营中将士一半以上的人遭到重创,文莱的四周皆是老弱病残的兵。

文莱不想死,站出来,大喊:“诸位,想不想活?”

众人纷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又小声议论着此事的利弊及生死。

最后也不知道是谁大喊一声:“干了。”

“好,干了。”

声音越来越多,文莱冲最前面,最后文莱带领一队病残老弱兵杀出重围。

敌方被文莱击退后,文莱又隐没在军中。

文莱从一名名不经传的小士兵一路逆袭到佰夫长,仟夫长。

余卉的新漫画连载到故事的前期,她收起电脑,然后出房间。

晚上的饭桌上,余卉问向余然,“然然,你的作业写完了吗?”

“写完了。”

余然停下勺羹,看向余卉道,余卉听后夹一个鸡腿放到余然的碗,道:“这个是奖励你的。”

“谢阿姐的奖励。”

余然说完话,拿起鸡腿啃一口,母亲则是全场不说话。

半小时后,余卉收拾好碗筷到厨房洗,余然坐沙发上看电视。

余卉进房间前到沙发前对余然叮咐道:“然然,九点钟左右的时间,记得关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