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赵王打开信件后,看到那封措辞极其严厉、语气中甚至带着一丝责骂意味的信,他当即就愤怒了。
“这是什么意思?”赵偃强压着怒火问道。
使者沉默了一下,有些为难:“我家大王让我前来问一句:为何如此对魏国之女?”
“他早前不问,寡人都把人送走了就来问了?”赵偃将信件甩到了地上:“这叫问?你怎么不说魏王是派你来骂寡人的?”
其实事实真是这样的,只是使者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才没有说太多。
可他哪知道魏王在信里也直接骂了啊?
不等他说话,赵偃就直接叫来甲士,要将使者拖出去打一顿——杀是不会杀的,但打个半死是可以的。
“大王且慢!”郭开赶忙劝阻:“他也是职责所在,大王不必迁怒于无辜之人,首恶是魏王啊!”
是啊!首恶是魏王!
两天后。
使者赵王的回信回到了魏国。
里面是一封言辞更加激烈的信,赵偃不仅说魏芊是被魏国赶去秦国的,甚至直接说出了‘魏女刚烈,更甚于魏国与汝’的话。
“混账!”
魏王愤怒之下,直接将信撕了个粉碎。
按照道理来说,这件已经成为定局的事情,顶多就让双方互骂一段时间,不至于让赵魏两国开战。
双方的王没这么蠢,双方的臣子更不会同意。
但……
有郭开在,一切皆有可能。
几日后。
赵魏边境。
一支一百多人的盗匪,从魏国越境来到了赵国,并且屠杀了赵国一个村子。
赵偃接到汇报时,他正在召开着朝会。
当边境县令的急报被当众打开后,赵国朝臣都震惊了!
盗匪也是有原则的,他们会抢财物、会杀人,但一般不会越境杀人,因为万一惹怒了两国一起围剿对他们不利;而且也不会全部杀光抢光,这次杀光了那下次抢谁去?难不成要换个地方?
赵魏边境几十年都没发生过这种事了,偏偏最近发生了?
赵偃第一个想法就是魏王在挑事!
于是他二话不说,直接下令道:“召武安君上朝!”
“大王!”郭开跳出来了,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可否调查清楚再说啊?不然轻启战端,万一是误会岂不是……”
“哪来那么多误会?”
一个武将当即忍不了了:“此事不明摆着是魏王干的吗?相国就算是为了赵国和百姓考虑,那谁来替大王和赵国尊严考虑?”
郭开还想说什么,但被赵偃满含杀气的眼神制止了。
而赵偃也不是真的被气昏了头,下令让人去边境查清楚情况。
朝会上,李牧被解除禁足,重掌权力。
两天后。
去边境查看情况的探子回来了。
凶手确定无疑,是魏国境内的一伙盗匪,不仅在凶案村子里发现了他们遗留的痕迹,探子还通过当地一些魏国人了解到,那伙盗匪似乎与当地官员有关系。
这下着实把赵偃气到了。
连带着原本想制止战争的郭开,也在李牧那略带怜悯的目光下被赵偃骂闭嘴了。
其实李牧也觉得此战不应该打。
但魏国人都这么干了,王命也来了,身为赵国将领,他不想打也不行。
当天,赵国使者带着一封宣战文书去往魏国。
李牧也在邯郸城外的大营里点兵点将准备出征。
……
当赵国要对魏开战的消息传到秦国时,李缘刚从蒙家出来。
他将第一批药给了蒙冥,并亲自叮嘱他服药。
至于那些服药的方法,是他跑遍了湖湘省二十多家三甲医院,去看过了一些病人的病情和医嘱记录后、找到的一个病情和蒙冥最为相似之人的服药方法。
蒙冥说幸运也幸运,李缘观察到的那个和他病情最相似的人,也没有到需要动刀的程度。
但说不幸也不幸,他得的病哪怕在后世都根治不了。
李缘跟蒙冥说清楚了,哪怕吃药缓解病情,也只能再多延长3~5年的寿命。
但蒙冥看得很开。
“能再多三年,已是邀天之幸了,冥不敢再奢求。”
去王宫的路上,李缘情绪有些低落。
他都能穿越时空玩弄空间了,还能跟始皇谈笑风生;但他毕竟不能长生,也就身体比普通人健康些,现在连救蒙冥也无法救彻底。
“你来得正好。”
嬴政将一封国书给了他:“魏国人希望大秦能支援他们。”
等看完赵魏开战的原因后,李缘是有些不能理解的。
“就因为互骂了几次,魏王就派人挑事了?”
说起这个,嬴政心里对郭开真是喜爱极了!
因为他知道,这事就是郭开在中间挑拨的。
他让秦国玄衣卫在魏国撺掇了一些盗匪,然后把握好时机让人在朝会时说出来,把事情摆在明面上,也是把赵王架在了火上烤。
关键是,他居然还能表现出一副为大局着想最后不得不听赵王命的态度……
真是,深得寡人之心意!
一旁。
李缘忽然就真切感受到了统一天下的伟大。
因为赵王和魏王的骂架,两国就能因此打起来,中间苦的不还是百姓吗?
这还是在以七个大国为主导的战国时代,在那个春秋时代,战争更为频繁。
比如“卑梁之衅”的故事。
曾经楚国和吴国边境,两国有两个相邻的村子,有两个小女孩因为采摘桑叶而发生了争执。
先是她们两个打架,然后是两家打架,后来两个村子打架,后来消息传到双方边境长官那里,他们直接带着各自城池驻军也打了起来。
到后来,这场两个小女孩的争执,直接进化成了吴国和楚国的一场国战。
虽然那场战争有政治因素,但这导火索的方式,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春秋战国,在后世历史书上或许只是几个单元;可实际上,那是这个时代百姓几百年战乱的悲歌!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李缘不自觉的感慨了一句。
嬴政忽然停下了笔,仔细思考着这句话。
他从这句话里想到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