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闻言故作焦急,上前将曹操扶起,对其说道:“孟德千万不可!”
曹操不解地问道:“此法若是推行,于国家大有利处,为何不可?”
“此法虽可行,但必遭世家大族记恨,黄某无权无势,恐有性命之忧!孟德上书天子可揽之于身,切莫让天下人知道是我提出的法子。”
“黄兄言之有理,是我思虑不周!”
科考之法触动世家大族的核心利益,提出之人必然会遭到打压报复,曹操知道,自己不会有大事,但黄巢必然抵挡不住。
“此事大有可为,操不愿久等,此事由我先上奏天子,等推行后再把功名还给黄兄!”
这个时间点的曹操真的就是一个愣头青,科考的方法一出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变法。
但黄巢不用想也知道,曹操肯定是做无用功。
他之所以要和曹操说这些,自然不是给其献策,而是挖坑。
世家大族是什么德行他最清楚,曹操这个愣头青冲上去,肯定会被群体而攻之。
科考和度田一样,都是世家大族的核心利益所在,东汉开国皇帝想度田都全国皆反,现在汉灵帝想要搞科举?
那就别提什么匡扶汉室了,天子疯了,大家赶紧一起选个新皇帝吧。
此计的后果有三种,第一种,汉灵帝真的失了智想去改革,那天下直接大乱,曹操被所有世家反对,黄巢趁水摸鱼。
第二种,曹操上书,但皇帝不许,世家大族记恨,把曹操提前按死,未来争霸少一个竞争对手。
第三种,曹操上书,皇帝不许,这件事被家里控制住,但其心中已经种下了科举的种子,等到以后曹操当诸侯能自己说了算,届时他求贤若渴,一定会尝试用科举选人。
一方诸侯的曹操但凡用科考取士,便自然站到了世家大族的对立面,其实力肯定受限。
最终的结果,曹操先推了科举,等黄巢再推行的时候,就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阻力肯定会小很多。同时,黄巢在中原地区有了一个对抗世家大族的盟友。
而黄巢的风险呢?无非就是曹操翻脸不认人,告诉别人科举之法是黄巢想出来的。
但这有什么好怕的?这事曹操没有证据,也没有第三人听到,不承认即可。
我不过乡间一武夫尔!定是那曹贼污蔑我!
此计亦是无解阳谋,是黄巢见到曹操第一面起,就为其量身定制的。
汉末群雄,有家世背景的很多,但只有曹操曾经这么一心为汉,只有曹操这么理想化,拒绝和光同尘,也只有曹操敢做这样的决断。
战国末期,韩国因惧怕秦国,派人去游说秦国,献策修渠,本是为了耗费秦国的人力财力,削弱秦国的实力。但秦国有大决断,明知韩国目的不纯,但为富国强民,欣然接受。
大渠修完,灌溉了原本无法生产的旱地四万余顷,秦国在关中收获上田一百一十万亩,自此关中平原成为肥沃之地,秦国因此更加富强。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郑国渠。
因为看得起曹操,所以黄巢才拿出真正的好东西下饵,也正是因为曹操当得起,所以他注定无法放弃这个饵。
可问题是,你曹操有嬴政那样充足家底吗?
...
这日之后,曹操基本上把心思全部放在了科举这事情上,日夜琢磨,还时不时的找黄巢来探讨。
等他们抵达洛阳之时,曹操在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完整的框架。
此时的他,只感觉大汉的未来就在自己手中,回到家就闭门开始写奏疏,一刻也耽误不得。
但曹操还算有点良心,派人给黄巢送了三百金,助他此行能够成功。
并且承诺,待到功成之日与黄巢一起共享这传世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