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窟窿怎么是红的(1 / 2)撞着首页

公元一九九二年初春,一个星期六的早晨,下了一夜的大雪以后,虽然雪暂时停了下来,但是佛海市整座城市已经是银装素裹了,城北的鹤灵山上也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在白雪之中影影绰绰地能看到一行浅浅脚印一直延伸着,在脚印的旁边似乎有或断或续的红红的窟窿,这些脚印和窟窿延伸到了山中的鹤灵泉水库,浅浅的脚印、白白的积雪、红红的窟窿都仿佛定格了,定格在了这个初春的早晨,定格在了这个寂静的山里,鹤灵泉水库的水还没有结冰,还在静静、缓缓地流动着。

天已经微亮,一阵阵“吱扭、吱扭……”有节奏的踏雪声打破了寂静,莹莹的雪光映衬着柔柔的亮光,映照在了一个白影上,只见此白影由远及近,似乎像一个活动着的雪人沿山而上,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不一会到了鹤灵泉边,原来是一个全身穿着一套白色运动服的小伙子在晨练跑步,这小伙子叫崔天浩,看上去,二十出头,据说每天雷打不动,到这里晨练,今天大雪过后,似乎兴趣更佳,“呵呵”地往手上吹着热气,早早地兴冲冲而来。

爬上山岗,崔天浩停了下来,向远去望去。

只见远处海边上的渔船白帆飘飘,白光簇簇,似千朵万朵的白莲花在湛蓝的大海上盛开着。

再仔细极目远眺,远处海上隐隐出现的一座小岛,如一艘巨轮,停泊在大海中,在白雪的覆盖下,就像是一朵硕大的莲花,盛开在莲花洋上,还能依稀看到岛上金黄色的粉墙显现,此岛被叫做莲花岛,岛虽小,但是寺庙众多,据说菩萨显灵,声名远播,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崔天浩又看向了山岗下的鹤灵泉水库,据说鹤灵泉水库由解放前的一个乡绅资助修成的,修成之日,有鹤飞临,故名鹤灵泉。泉边一棵百年梧桐树独自迎风披雪,亭亭而立,高耸入云,积压在梧桐树上的雪,在风的吹拂下飘落了下来,一片一片纷纷扬扬,如晶如莹,极为好看。据说为了保护这棵梧桐树,修河之时特意绕开了它,以至于没有做成长长方方的水库,而是在树的面前做了好像一个T形舞台似的平台,成了市民们极好的休闲之地。

山上茂密的树林都披上了白色的盛装,不停地舞动着,时而在这边呈现出一片片的绿意,时而又在那边露出几簇的粉色,小城的初春,别有一番多彩的春意。

此美景美境,佛海市几十年一遇,让崔天浩心旷神怡,心神荡漾,心花怒放。

崔天浩舒展了一下身体,又跑了起来,兴冲冲地跑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低下头看路面的时候,突然发现十字路口右边的雪地上有一行浅浅的脚印,脚印的中间还有几个红红的窟窿,他沿着右边跑了过去,发现一路上有越来越多的脚印和越来越多的红窟窿,有几个甚至蛮大的,他蹲下身子,仔细看了起来,心想:这难道是血迹?是人的?还是动物的?

动物似乎不太可能,山上只听说有过野猪出没,但野猪是晚上觅食的,这洞肯定不是晚上留下的,如果是晚上,一夜的大雪早已经把以前的痕迹覆盖了,这应该是早晨留下的。

想到这里,崔天浩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难道是人血?他的一双眼睛不由得向四周警惕的扫射而去。这里会不会发生过什么事情?他放眼周围,除了这些血洞似的窟窿,和一些浅浅深深的不很大的脚印,没有其它的痕迹。

风还在低低的呼啸着,带着淡淡的咸咸的海腥的味道,飘散在方寸几里的街道中。这独特的海腥的味道,也飘散到了佛海市临海人民医院中,此时的临海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部内很是热闹。

佛海市临海人民医院座落在一座山丘之上,满山的积雪映照着医院内一幢幢楼房的白色墙壁,看上去甚是亮堂。刚刚不久,在门诊大楼内,一个穿着白大卦的年轻的姑娘,在急匆匆的走向一楼的卫生间时,听到了女卫生间内有婴儿的啼哭声,她非常惊讶:婴儿声怎会从卫生间而来?她赶紧进去,朝着哭声循声而去,打开了一间蹲便间,在昏暗的灯光下,往里一看,一件黑色羽绒服包裹下露出了一个婴儿的头,闭着眼睛,哇哇大叫,衣服旁好像有丝丝的血印,旁边还有一潭血迹,似乎还冒着热气,再旁边竟然还有一把剪刀,看上去血迹斑斑。这年轻的医生吓了一跳,顾不得方便了,赶紧从卫生间逃了出来,出来时,看着地面,又看到了几处血迹,她跑回了自己的值班室,心在砰砰直跳。她坐了下来,刚坐下又连忙站了起来,又跑了回去,循着血迹而去,血迹一直到了门诊大楼的大门口,在大门口的雪地上串串的脚印下,殷殷的血迹分外清晰,她追了一段路后,也不见人影,心想,不能再去追了,得去救那个婴儿,因此赶紧折回了。

这年轻的穿白大褂的姑娘叫白海珍,似乎真是吃着山珍海味长大似的,长得白白胖胖,刚大学毕业一年,这天值夜班,还有几个小时就下班了,碰到了这档子事。

白海珍折回后,心想自己一个大姑娘家没有这种经验,还是先把婴儿送到住院部里的妇产科吧。

送到以后,她忙不迭跑到就近的卫生间,那尿一下子就“兹兹”的稀里哗啦的放了出来,口中也不由得“嘘”了一声,白海珍一下子感到了轻松,好像卸下了千斤重担似的。

她的担子是卸下了,可住院部却是重担在身了,住院的人都过来凑热闹了,对这个婴儿的来历赋予了很多种可能性的猜测。

“这是个私生子吧。”

“现在的女人心也是真狠呀,既然生下来了,为何还要扔了呢?”

“说不定是一个大姑娘家生的呢。”

“或许是打工的生的,怕养不起,就扔在这里了。”

“哎,这孩子真可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