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空找到的两所医院,刘土木也查询了一下。其中位于公共租界山东路的这座医院应该叫“仁济医院”。这是上海地区开办的第一所西医医院,由英国医生威廉·洛克哈脱(William Lockhart)创建,因为他的中文名字叫雒魏林,所以最初叫雒氏诊所,后改叫中国医院。1846年该院迁址到了山东路现在的位置,是一栋中式平房,定名为仁济医院,也叫山东路医院。仁济医院逐渐发展壮大,1894年首次开办女病房,1896年又开办高级看护学校,是全国首家护校。
1926年,上海德和洋行富商英国人亨利·雷士德(Henry Lester)去世,遗嘱中留下100万银元用于重建该院,并赠与4处房地产,以其受益补助医院开支。新楼于1932年建成启用,共有六层总面积13808米。这个新的部分被叫做“雷士德中国医院”、“德和医院”,对外正式名称依然是仁济医院。
新院建成后设有250张病床,2台X光机,开设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齿科、皮肤科等门诊,在当时的中国属于顶尖水平。
这所医院最初是一所教会为中国人建立的慈善医院,1866年后改为社会化运营,仍然是慈善性质,主要靠各界捐款维持,在1905年前几乎不收医药费。
仁济医院还是上海的急救中心,当时公共租界的急重病人都是送往仁济医院。据记载,1921年,仁济医院全年门诊病人达9万余人次,其中打架受伤者424人,刀伤84人,枪弹伤21人,跌伤317人;机器轧伤402人,电车伤54人,自行车伤117人;鸦片服毒自杀男37人、女29人,磷自杀男35人、女13人。1925年全年门诊137152人次,其中车祸伤1837人,刀伤132人,枪弹伤22人,自杀1096人。
公共租界这么大点地儿,平均每天5个车祸、3个自杀, 3天一个被砍伤的,这真是GTA一样丰富多彩的生活。。。。。。
另一所上海红十字会总医院就是后世的上海华山医院,位于法租界海格路上。1909年沈敦和利用万国红十字会余款购地十余亩,建起了这所医院。医院于1910年春建成,配备有冷热水管、解剖房(即病理室)、割症房(即手术室)、蒸洗器械房(即消毒室)、爱克司电光房、配药房(即制剂室)、储药房、发药房、化学房(即化验室)、汽锅房(即锅炉房)、浴室、病房、议事厅(即会议室)、殡殓所(即太平间)等设施,设备齐全。
为了解决经费困难,1912-1918年和1918-1921年间,中国红十字会分别同美国哈佛大学和美国安息会签订合办总医院的合同,借助外力推动医疗技术的精进、设备的更新和医护人才的培养。
1921年,中国红十字会收回总医院自办,牛惠霖被推举为院长。总医院建成后,积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在平时疾病诊治中,对于病重住院治疗的社会下层贫困者,往往免费施医给药,有的仅收取伙食费,有的则医药伙食费全免。据相关资料记载,1922年3月至当年年终,总医院共收治住院病人689人,对于住三等病房的贫困者计369人,仅收取伙食费,而对于极贫者计96人,则完全免费治疗。
刘土木对这两所医院都很满意。仁济医院是外方管理,红十字会总院是中方管理,但这两所医院都是主要对中国人开放的慈善性质医院,毫无疑问不缺病人,尤其是没钱的病人,非常适合刘土木在推销时试药。
一旦在这两所医院投入磺胺试用获得好评,上海的中外上层人士就会得到消息,药就不愁销路了。实际上他带的这点药一共才150人份,根本不需要多少人买就会销售一空,刘土木更应该担心拿不出药来怎么办。
查红十字会总医院刘土木顺手又查了一下杜月笙,这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但凡上海滩的影视作品基本上都躲不开他。
刘土木把这位的照片搜出来看了看,年轻的时候真称得上是浓眉大眼,一表人才。即便是1935年他和黄金荣张啸林的合影看起来也还不算太难看,一些比较有名看起来凶恶的照片明显是更晚一些时候拍的,眼窝深陷,颧骨突出,两只招风耳特别显眼,多半是随着衰老面部开始萎缩了。到40年代他和孟小冬的合影中这种趋势就更加明显,看起来就像60年代电影《小铃铛》里面那个木偶小铃铛。
杜月笙的生平大部分人都略有了解,上海滩青帮大佬嘛,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从1934年11月22日开始他还担任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而且因为有调度资源的强大能力,杜月笙之后连任三次,从1934年-1946年,连着干了12年红十字总会副会长。
他前一任副会长是《申报》总经理史量才,因为和常凯申政见不合在1934年11月被暗杀了,杜月笙是史量才的朋友,也热心慈善事业,所以就由他接任副会长,顺手把《申报》也收购了。
当时的红会会长是王正廷,有个名誉会长叫常凯申。
红会这个历史。。。。。。
总之在 1935年前后,杜月笙是个十分热心公益事业,尤其是卫生事业的上海贤达人士,他不但是红十字总会副会长,还是红十字会时疫医院的院董、北西藏路开封路北急救时疫医院的院长、上海华隆中医医院的院董,如果不考虑他在法租界包销鸦片、组织黑社会从事各种暴力活动的话,不失为一个好人。
刘土木又查询了一下两个医院的主要医生,结果发现这个时期大概率是牛惠霖、牛惠生兄弟当院长。俩人是嘉定镇人,父亲牛尚周,是清政府派出首批留美幼童之一,当爹的想从医没成功,最后俩儿子帮他实现了。
兄弟俩都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牛惠霖在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牛惠生则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正经的学霸精英。
哥哥牛惠霖1919年回国后任仁济医院副院长兼外科主任(正院长是外方人员),1920年任红十字会总院院长,后又任上海时疫医院院长,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教授,中华医学会会长及上海分会会长等(当时医生可以同时在好多医院任职),是1930年代中国极为重要的医学专家,被誉为“中国医界之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