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章:“瘟神”走了(2 / 2)1828澳洲风云首页

“作为贵我两国的邦交使臣,毫无使臣的诚意,夏国不欢迎。”

至此,韩青云既漏了军队的底(68磅炮),也展示出了诚意,彻底将无礼取闹的罪名扣在了埃德蒙·洛克伊尔的头上。

这种邦交上的外交辞令,就是看谁能掌握主动权。

只要还没有撕破脸,还是有点作用的。

韩青云掌握了主动权,就可以借着埃德蒙·洛克伊尔无礼的由头,彻底断了对方想着上岸的打算。

固然埃德蒙·洛克伊尔还想继续上岸侦查,也可以用这个借口拒绝,还使得对方说不出什么话来,也不会怀疑夏国的真实目的。

可以说,拒绝的有理有据,找不出破绽。

事实上,埃德蒙·洛克伊尔少校看到城墙上的68磅重炮和城内的工人之后,也没了继续叫嚣的心思,反而冷静了下来。

一是,悉尼总督府实力不济,无法抗衡夏国的海军力量。

二是,自始至终,埃德蒙·洛克伊尔少校就没有摸清楚夏国的实力。

三是,想要打败夏国,需要印度总督府出力。

四是,夏国有工厂,有工人,可以铸造更为强大的火炮。

五是,若是汉阳炮台也有68磅重炮,就不是寻常的战列舰能抗衡的。

以上五点,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作为悉尼总督府的一名海军少校,埃德蒙·洛克伊尔不具备影响印度总督府的能力,只能寄希望于尽快搞清楚夏国的军备。

看着近在眼前的汉阳,埃德蒙·洛克伊尔少校无能为力。

既不能登岸,又不能开炮,倒是把自己给难住了。

面对夏国海军的戒备,埃德蒙·洛克伊尔少校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要是留在驿馆,或许还能见一面夏王。

现在一面没见到,就这样灰溜溜的回悉尼,多少有点不甘心。

可是又没有好的办法,只能先回去,再做商议。

韩青云得知来自悉尼的“瘟神”走了,终究还是不太放心。

这是一个叫嚣着“自由贸易”的殖民帝国,在利益面前,绝对不会如此老实。

第一次试探没成功,必然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在这方面,英国人还是很会搞事的,毕竟印度这个殖民地就是这么来的。

前期都是以贸易为主,等逐渐收买了部分本地势力,并摸清楚了各方的矛盾,就可以激化各方的矛盾,从而渔翁得利。

这种手段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信手拈来。

基于这种考虑,韩青云再次重申了之前发布过的一道命令,并由民政署首辅大臣骆秉忠负责落实执行,说道:“鉴于形势的发展,各厂矿及辖区一旦发现洋人,一律扣押。”

“不得任由洋人四处走访,探查国境内的一切。”

这个“一切”,就包含了很多东西,既包含厂矿的位置、人口的数据、工人的数量、耕地的亩数,以及炮台的位置等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