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称王建制(二)(1 / 2)1828澳洲风云首页

称王建制,自然是先称王,而后订立各种制度,包含礼仪、冠服、律法等等。

礼仪,是人与人或人与事物关系的一种行为方式,往往传达一种情绪,如信任、尊重、臣服、祝贺等。

即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在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制定礼仪,也是为了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交流和共存的一种思想行为方式,达成同一种认知,避免生活上出现各种矛盾。

除了礼仪,衣冠也成了最重要的标识。

由于夏国境内缺少冠服方面的人才,韩青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按照明朝冠服定下了最终的样式。

该样式冠服适用于各种祭祀活动和仪式,以及各级官员的正常穿着,但是不包含军队和百姓。

军队是打仗的,必须适应现代化的火器,只能采用现代上衣下裤的样式。

其中,陆军着装以红色为主基调,黄色为边缘色和填充色,而海军穿着则以天蓝色为主基调,红色为边缘色和填充色。

海、陆两军所采用的帽子为大檐帽,由棉布制成帽盖,皮革制成帽檐。

一是为了遮阳用,避免晴天的时候太阳直射,刺激眼睛。二是为了遮挡雨水,避免下雨天雨水流进眼睛。

不管晴天,还是雨天,都是为了战争,避免士兵的视线受损,影响战争的成败。

至于夏国的百姓和工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也定下了标准冠服。即仿照军队,采用上衣下裤的样式,也就是现代装。

这种样式既方便生产,又可以随时替换破损的部分。

若是上衣破损,则直接替换上衣,若是下裤破损,则直接替换下裤,比明制衣服要方便了很多。

而且,布料方面也有所节省,提高了布料的利用率。

定下了冠服,韩青云也正式颁布了剃头令、剃须令和禁裹脚令。

剃发令,源于境内多以大清国移民为主,留着辫子的还不少。还有少部分南洋移民,这部分移民中有明朝时期流落海外的,都留着明朝的发型样式。

现在成立了夏国,自然想革新,剔除糟粕,对以上这种发型样式也做了明确的规范。即男子全部更改为平头毛寸,女子原则上不做强制要求,但建议发不过腰。

禁裹脚令,则是禁止任何理由的裹脚行为,不允许这种糟粕流传。

一是,为了彻底与明、清两朝切割,突破文化领域的桎枯,实现现代化的革新。

二是,减少个人衣冠上浪费的时间,将有限的时间用来搞生产。

三是,适应工业化的需求,避免头发绞进机器,造成工人不必要的伤亡。

以上种种,有保留,也有革新,算起来属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至于体恤令,既为了清洁,也是为了避免剃发令中第三条顾虑,就是工业化的需求,需要减少外在的影响。

礼仪和冠服明确了下来,夏国的律法也正式对外颁布。相关的律法均是采用大清国的诸多案例,以及汉阳这五年的案例。

有《刑法》、《民法》、《军法》、《宅地法》、《专利法》等五部律法。

现阶段,夏国总人口不足10万,暴露出来的问题还不算太多,这五部法律暂时可以维持社会的安定,和有序生产。

但是初期的律法多有漏洞,后期肯定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各种案例,这就需要后期不断修改,才能逐渐完善。

当然,等后期人多了,产业结构越来越复杂,相关的律法还是会逐步出台,以此来保障各阶层有序的生活。

否则,一旦没了律法的保障,社会就会失序,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