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后装步枪(2 / 2)1828澳洲风云首页

看着眼前年轻的棒小伙,已经脱胎换骨,不再是之前的侍从副队长,有那么点独当一面的样子了。

下了马车,拍了拍杨易的肩膀,以示亲近,说道:“你们厂长跟着左都督坐镇海军,现在由你负责厂里的事务,感觉怎么样,还习惯吗?”

杨易,军械厂副厂长,江苏淮安人,生于1808年12月21日,现年20岁,曾是韩青云的侍从副队长。

虽然现在已经不在侍从卫队任职了,但是两人那种亲近的关系一直保持着,说话也是没大没小,说道:“习惯,卑职就喜欢研究枪械,希望汉阳的军队能列装总宪提到的那种后装枪。”

后装步枪,韩青云一直都想装备军队。

继任总督之后,便将杨易调职军械厂副厂长,一边负责步枪和火炮的生产,一边研究后装步枪。

到现在,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成果。

不过,既然是考察,肯定还是要了解进展的,说道:“杨副厂长,你的好朋友邓艰可是造出了蒸汽明轮船。你比他职位低一点,我可以给你多留一点时间。”

“可到时候追不上邓艰,可别说我没照顾你呀!”

话里虽然有所偏袒,可是刚刚20岁的年轻人都是争强好胜的性格。邓艰既然能造出蒸汽明轮船,杨易就不能造出后装步枪吗?

这个脸,杨易丢不起!

梗着脖子,将还没有成型的前装步枪拿了出来,说道:“总宪,你小看人了,邓厂长能造船,我一样可以造枪。”

“虽然我的这款后装步枪还没有彻底定型,也没办法量产,但是样枪已经出来了。”

说的这款步枪,其实就是后装击发枪,仿德莱赛步枪,即德莱塞M1841针发枪。

德莱塞M1841针发枪的发明,也是废了一番周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德国人约翰·尼古劳斯·冯·德莱塞,1787年11月20日出生于美因茨选侯国的瑟梅尔达,是一个锁匠的儿子。

德莱赛在1809年到1814年间曾在巴黎炮厂试验了几种后膛枪,但都没有成功。

1814年,第六次反法同盟胜利,德莱赛离开了法国巴黎炮厂,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瑟梅尔达,并成立了一家生产火帽的工厂。

1836年,就是在这个生产火帽的工厂,德莱赛完成了整把从后面装填弹药的针发枪设计。

针发枪,顾名思义,就是用击针击发子弹的步枪。当士兵扣动扳机后,枪机上的长杆形击针刺破纸弹壳,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将弹丸射出。

1841年,在德莱赛解决了针发枪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后,德莱赛步枪被普鲁士军队采购,并定型为M1841步枪。

口径:15.4毫米(0.61英寸)

重量:4.7千克(10.4磅)

长度:1420毫米

枪管长度:910毫米

枪弹:纸壳橡果形铅弹

装填方式:后装

射速:10-12发/分

初速: 305米/秒(1000英尺/秒)

有效射程:600米(650码)

供弹:单发供弹

德莱赛M1841针发枪,采用“针刺”发火原理,将弹丸、起爆药和黑火药全部装在一个圆筒状纸弹壳中。

但起爆药不是装在弹壳尾部,而是装在弹丸底面中间的。

当扣动扳机后,弹簧的力量释放细长的击针,从枪机前端刺入弹膛内枪弹纸壳的底部,并一直向前直至刺到弹丸底部的起爆药并将其引爆,继而点燃纸壳内的黑火药。

由此,完成一次射击!

而在射击完成以后,枪机被打开以前,其击针后部的一个扳手必须要先行移动,然后才能旋转并向后打开枪机,装填下一发子弹,再将枪机推到位并旋转关闭弹膛。

在第二次击发之前,需要用手将击针后部的那个扳手竖起,并向后旋转到待击发位置。

这是世界上第一支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在普丹战争和普奥战争中都为普鲁士军队带来了技术和战术上的巨大优势。

可以说,在步枪发展史上,德莱塞M1841针发枪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