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赤壁大战后,回到了北方后。整顿了兵马,稳定了军心之后。又开始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
在破了马超,韩遂的叛乱之后。开始了南征孙权,西伐张鲁的军事行动。
而这时的曹操把矛头对准了孙权。
这是曹操第二次打孙权了。赤壁大战让曹操羞愧不已。这次征孙权,曹操也想复仇。
而在曹操征孙权之前。曹操让别人代笔写了一封长信,托人交给了孙权。
这封长信表面挺华丽。内容却非常简单。
这封长信的内容就是让孙权如果杀了张昭和刘备。江东这块地方永远归孙权所有。而且朝廷还要给孙权加官进爵。
而且信中还提到,如果孙权杀不了张昭,单杀刘备也可以的。
孙权收到信后,不仅没有杀刘备,张昭。而且还不吃这一套。
孙权并已经做好了和曹操决战的准备。
这时的孙权已经准备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孙权把自己的治所都城,从京城移到了建业。
第二件事是孙权在濡须口建立了一个军港。已经做好了抵抗曹操的准备。
这时的曹操蓄势待发。
在建安十七年的时候。曹操亲自率领部队号称四十万人来征讨孙权。
在建安十八年的时候,挺进濡须口。
而这次战争曹操的准备不足。而孙权这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战前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以战争始终处于胶着状态。
那曹操在这次战争中有什么准备不足的呢?
作者估计有两点。
第一点:曹操的军队不善于水战。匆忙赶赴前线。骄兵必败。
第二点:曹操之前与朝中大臣们闹不和。军心不稳。为什么闹不和?
这可能是曹操为了稳住朝中大臣。下了一个令旨。这个令旨就是让县述本志令。这个让县述本志令是什么呢?在以后的内容会讲到。
以上是作者猜测地曹操准备上的不足。
所以说曹操在南征孙权上准备是不足的。
这使得战争从一开始就处于胶着状态的。
这种状态下,对曹操军很不利。
曹操最后只好在自己的水军营寨里坚守不出。孙权多次挑战,曹操也不出来。
遇到了曹操这种状态。孙权只好驾了一条船。进了曹操的水军营寨。
孙权进了曹操的水军营寨之后。在三国志裴松之注里面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孙权模仿当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还有人说,孙权借箭是“草船借箭”的原型。
第二种说法是孙权把船开进去之后,曹操就知道是孙权来了。于是,曹操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要动,也不准放箭。我们就来看孙权的船吹而去。孙权回去了。
这时曹操点点头说“唉,孙权果然是英雄。”于是,曹操就说了一句有名的话。“生子如当孙仲谋。”
最后,曹操因为担心后方的安危。撤军了。可以说是半途而废了。在这次征孙权的过程中。曹操还损失了自己的集团头号谋士荀彧。至于荀彧是怎么死的。在上一章有讲过。作者在这儿就不费笔墨了。
曹操回去后。这时他的老对手刘备已经从刘璋手里夺得了益州益州的地盘在三国当中应该算是比较大的。
益州上面还有一个割据势力张鲁,张鲁的军事力量比较薄弱。所以一直是曹操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时,曹操如果不进攻张鲁。张鲁势必会被刘备吞并。刘备势力一旦扩张。对刘备是不利的。
于是,曹操开始了西征张鲁的准备。
在建安二十年。曹操正式开始了西征张鲁的军事行动。这时的曹操已经六十一岁了。
因为张鲁的势力在汉中一带。曹操亲自带兵,开到了阳平关。
曹操亲自带兵到了阳平关之后,张鲁得知了这个消息后。自知打不过曹操的大军。于是,张鲁开始准备投降。
可以看出张鲁的势力其实没有什么抵抗力的。
不过,张鲁刚准备想投降。他的弟弟张卫就不同意了。
张卫不想投降是看自己的哥哥张鲁太懦弱。连打都不想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