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
虽然隆正帝不愿意说,但还是把问题抛了出来,让朝臣们商议应该怎么处理。
朝臣们也很无语,堂堂大乾王朝的户部国库,居然被人搬空了。
无语归无语,但总要想办法解决。
官员们存在的意义不就是解决问题的吗?
但朝臣们能提出什么好办法?无非就是从今年开始,减少开支,慢慢存钱补上窟窿。
其实也不是真没办法,只是没人愿意提起。
国库里没有银子,但是其他地方有银子啊。
但是要让别人把银子拿出来,补上国库的亏空,这种得罪人的事,没有哪个官员愿意干。
夺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
没办法,这种事情还得隆正帝亲自开口。
隆正帝道:“朕记得,开国的时候,不少勋贵借用了户部的库银。”
“这么多年过去了,勋贵们与国同休,也是时候把当初借的银子还回来了。”
开国勋贵借银子是怎么回事呢?
当年太上皇李锦带着大军到神京的时候,神京城这么大块蛋糕,应该怎么分,就是一个问题。
太上皇也不能吃独食吧,皇帝由他来当,银子也全归他所有,手下的将领怎么可能服气?
如果分多了,太上皇心痛;如果给少了,又怕压不住下面的人。
于是制定了一个规矩,太上皇给每家分的银子,一半是陛下赏赐的,另一半算是各家向户部借的。
等各家银钱充裕的时候,或者是朝廷需要的时候,再向勋贵家族征收。
开国勋贵们拿着这笔钱,其实就没想过要还。
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太上皇这么做的时候,其实也没想过让他们还,只是作为辖制勋贵集团的一个办法。
如果哪家人不听话了,就可以让他们还钱。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谁也挑不出毛病。
后来,太上皇的权力越来越稳固,对其他勋贵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强,也就不用这招了。
只是没想到,过了快六十年,隆正帝又旧事重提,要追回旧账。
可是隆正帝也说的没问题,这些钱确实是借的,现在要回来也一点毛病都没有。
当时分钱就四王八公分的最多,现在也要还的最多。
如今,八公之家在朝为官的,也就镇国公府的牛继宗,修国公府的侯孝康和荣国公府的贾政。
牛继宗出列道:“陛下,公侯府邸所欠库银甚巨,每年的消耗也大,恐怕一时还不出这么多银子。”
他们的俸禄根本维持不了平常的正常开支,又没有太多收入,每年都在消耗存量库银。
其他公侯府邸也都差不多。
可能在外的三大藩王会好一些,他们还可以盘剥平民百姓,每年的收入不会少。
隆正帝道:“牛爱卿不必妄自菲薄,朕对你们的生活也有耳闻,不说挥金如土,也是奢靡浪费。”
“朕相信你们,拿出几十万两银子,一点问题都没有。”
“朕也不是刻意为难你们,情况大家都看到了,朕确实没有办法,朝廷现在急缺这笔银子。”
“朕大概看了一下,四大王府每家约一百万两,公爵府每家约五十万两,侯府每家约二十万两。”
“四王八公十二侯,加起来一共一千零四十万两,刚好可以补上这个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