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陛下的反应来看,他似乎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对于攻打突厥这一决策,房玄龄内心是支持的,朝中也不乏满腔热血的臣子持相同观点,但他们都明白,现在不是最佳时机。
然而,房玄龄最近也察觉到,大唐的兵力调动颇为频繁。
诸如李靖、李积、李孝恭这些军事统帅,都被调往了边境地区。这让他一度以为陛下已经有了攻打突厥的打算。
“陛下,今年的国库收入颇丰,其中商业收入占据了很大比例。”
房玄龄小心翼翼地汇报道,“为了确保明年的开支,并预留一部分钱粮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我们手中的资源,足够支撑大唐发动一场小规模的战争了。”
“那么,十万兵丁的钱粮开支是否足够呢?”陛下问道。
“十万?那可是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了。”
房玄龄略显惊讶,但随即调整语气,“不过,若是五万人的话,钱粮应该是足够的。”
“很好。”陛下点了点头,“朕现在对攻打突厥并无十足把握,但盘踞在朔方城的梁师都却必须铲除。
朕原本打算明年再动手,但北方传来的情报显示,突厥内部矛盾重重,暂时无法为梁师都提供援助。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时机。”
“陛下,此事是否需要将众位大臣召集起来,共同商议一番?”房玄龄建议道。
“嗯,确实需要把诸位将军请来商议。”
李二陛下沉吟片刻,“但也不必急于一时。我先提前给你透露一下,你提前准备粮草,等计划制定完毕后,即可立即出征。”
“遵旨!”房玄龄恭敬地回应。
“此事暂且搁置,我们先来谈谈水稻的事情。”
陛下话锋一转,“这奏折上所说的情况,是否有些夸大其词了?朕怎么觉得有点难以置信呢?”
“陛下,不止您不相信,臣初见这消息时也是满腹狐疑。”
房玄龄如实说道,“但仔细一想,又觉得可信。”
“哦?这是为何?”李二陛下好奇地问道。
“因为负责此事的人是刘欣啊。”
房玄龄解释道,“若是别的官员这么说,臣还真不敢相信。
但沈沐宸这小子,虽然平时玩世不恭,看着不太靠谱,但遇到大事时,他还是很能担当的。”
“哈哈哈,你这是在夸奖他呢,还是在暗中贬斥他?”陛下笑道,“我怎么听你的话里,似乎有些怨气?”
房玄龄自然不好意思提及刘欣拿他和杜如晦开玩笑的事情。
那天,他经过一番“严刑逼供”,终于从儿子口中得知了刘欣当时话中的含义,气得胡子直颤。
也只有刘欣这小子,才敢开他们的玩笑,而他们还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小辈之中,哪个见了他们不是躲得远远的?
“陛下,您这话可冤枉臣了。”
房玄龄连忙辩解道,“臣怎么可能对这小家伙有怨气呢?臣这是在夸奖他呢,他可是我大唐的功臣啊。”
“哈哈哈……哎,其实朕也挺想去稻田里看看,亲眼见证一下水稻丰收的场景。
但可惜距离太远,朕也不好轻易出宫啊。”李二陛下感叹道。
“陛下,若您想了解水稻的情况,何不将刘欣那小子叫进宫来,亲自问问他呢?”房玄龄提议道。
“算了吧。”陛下摇了摇头,“奏折上说了,他正亲自带人在抢收水稻呢,这会也不在长安。”
“既然如此,陛下,老臣这便告退了。老臣需即刻着手筹措军粮与草料,确保大军出征万无一失。”
“房爱卿,有劳你了。”
话音未落,房玄龄又匆匆忙忙地离开了,真可谓来去如风,丝毫不敢耽搁。
考虑到他身为大唐尚书左仆射,事务繁重,身体却还要这般奔波,实在令人钦佩。真可谓是日理万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