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边关告急(1 / 2)大宋之厨神天下首页

赵天正在琢磨的时候见御膳房的其他人也被抓进来,一个个走进去,赵天唯独没有见到杜里。

“杜里呢?”赵天抓了其中一个询问,有些激动。

“不知道啊,一大早就没见到人,然后我们就莫名其妙的进来了。”

赵天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他怀疑肯定是杜里干的。寻思之际他突然想起昨天公主来找他的时候他让杜里帮忙看着火候,难道是这时候杜里下药的,赵天不断猜测。

“秦大哥,赶紧通知雁南天,让他务必找到杜里。我怀疑是他搞的鬼。”

“好,我这就去。”

******

徽宗一睡不起御医最后诊断去世了,公主在身边不离不弃熬好大哭,只能等着三日后徽宗自己醒来。

朝中大乱,大臣们全都认为徽宗驾崩了,一时间群龙无首。徽宗生前并没有设立储君,这时候首相郭京主持朝政。

郭京立即下令将御膳房的厨子通通抓起来,同时让太医们无论如何要把大理世子救活,这涉及到两国的外交关系。

徽宗驾崩的消息肯定藏不住或者只能封锁一段时间,如果加上大理世子在宫中力气去世,大宋将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经过太医们的抢救,段誉醒过来了。不过全身犹如瘫痪一样,无法言语,只能微微张口,意识还是清晰的。

徽宗的死因太医们一致认为是中毒而亡,而一时间郭京还不能立即审问赵天等人。当务之急是稳定朝局,国不可一日无主。

朝中大臣们目前的争议分成两派,一部分主张赶紧新立国君统一上下,而另一部分人坚持查出真凶让徽宗先入土为安。

虽然暂时由首相郭京把持朝政,但是郭京也是相当为难,各种道理他都非常清楚,现在必须让大家保持一心。

正在大家争辩不下的时候,一急报迅速传到宫中。

“边关告急,边关告急,金国举兵侵犯我大宋边境。”

这一急报就像一颗*一样丢在人群中,把他们都炸傻了。所有人瞬间哑口无言,看到郭京被惊倒在地又开始沸腾起来。

“这可咋办啊?”

“我大宋危矣!”

“难道天要亡我大宋吗?”

······

群臣议论纷纷,有的掩面泪流。

这时候人群中站出一人镇定全场,郭京被扶起来的时候气喘吁吁。

“哭哭啼啼,成何体统。当今之计必须赶紧派出禁军抵挡金国。”

众人朝着那人看去,这训斥之人乃是燕懿王兼右千牛卫大将军赵从愿。

“是啊,是啊,可是派谁去好呢,皇上驾崩,新皇未立,何人能领兵啊?”

“我看还是得赶紧确认新君。”

“不,不,燕懿王说得有理,此刻当赶紧抵御外患,枢密院应该立即派兵前往边关。”

“是啊是啊!”

人群又是激烈争吵。

“别吵了。”郭京大声一喝,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赵普当年曾向太宗谏言过,尔等是朝中大臣,国之栋梁。如果没有万众一心,何来保卫国家。当务之急,必须统一意见才能走好下一步。”

“首相说的极是,请韩大人指示。”群臣安静,只有蔡京站出来说话。

“对,对,韩大人说的极是,请韩大人指示。”群臣跟着应和。

“战场上兵贵神速,更何况金国兵已经开始骚扰我大宋边境,此时应该立刻派兵前往抵抗。我枢密院派兵容易,一时间想不出何人能担任统兵之职。我已派殿前司秦锋领禁军保护邹城安全,各位商讨一下何人适合领兵。”郭京一脸严肃,不再是刚才被惊吓模样。

“我看燕懿王适合领兵,燕懿王是右千牛卫大将军,又是太祖之孙。人望之高,又有勇有谋,适合担当大任。”蔡京有站出来说话。

“我也觉得燕懿王合适。”

“我支持燕懿王”

“我觉得殿前司秦锋比较合适,秦锋之父身经百战最后战死沙场以身殉国,秦锋从小在军营长大,又有丰富的领兵经验。”

“秦锋在宫中担任先皇贴身侍卫许久,对战场恐怕早已生疏,难当大任。”

“是啊,这可儿戏不得。”

针对谁统兵的问题,又是有两种意见,赵从愿实在看不下去,又开口:“肃静,谁统兵,我看还是首相大人做主吧。”

郭京左右为难,可此刻也再无其他人选,边关点将已经来不及,只能从朝中选出能堪当大任之人。他思虑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少数服从多数,听从大臣们由燕懿王挂帅统兵抵抗金国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