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营救(1 / 2)大宋之厨神天下首页

“回禀陛下,张叔夜看似杜撰经典,实为造典。造典乃传曰中的一种手法,传与经相通,是对经典所做的解释。张叔夜造典并非杜撰经典,而是其对古人理解而作的解释,并不是经典本身,且不一定要有实事发生。因此不能说是杜撰经典,而言必有典的说法,实乃太学体的写作之道。张叔夜句句珠玑,应有革新文风之功。”

张商英说完往后看了太学党人一眼,徽宗满意的点点头。

顿时,朝野的文改党赞叹张商英不愧是当朝文宗,太学党训斥他强词夺理。

“陛下,张叔夜当日自己都承认杜撰无疑,实在是罪莫大焉啊。”蔡京继续反驳。

“陛下,张叔夜欺君污圣,理何处死。”方腊受了蔡京指使继续进言。

朝野又陷入一片争吵声中。

此事,门口突然有人向大堂走来,“启禀陛下,赵天求见。”

“请吧!”

徽宗想着这节骨眼上,赵天来干嘛。

赵天要是在这时候给徽宗做菜吃,想必他也吃不下去,群臣相互争执,有的要逼死张叔夜,他哪有那心思啊。

众人大惊,有的好奇赵天为何人,有的惊讶一个厨子怎么能上朝面圣。

而蔡京听到后心中更是不安,纳闷赵天是怎么进宫的,想着定是为了张叔夜而来。

原来那日,赵天得到华阳子的锦囊之后跑去见张商英,告知张商英自己的计划。让他在徽宗准备审理张叔夜的时候帮忙通知一声,张商英上朝前差人通知赵天。

“参见皇上。”

“赵天,你前来找朕,所谓何事啊。”

“启禀皇上,草民为张叔夜而来。”

“大胆赵天,朝堂之上岂能容你撒野。”方腊怒斥赵天。

赵天回头瞪了他一眼,“我找皇上,关你屁事。”

张商英心里早有准备,蔡京脸色难看准备开口说点什么时,被赵天抢先了,把话给咽回去了。

“皇上,草民有件东西想交给您。”赵天跪着,掏出锦囊。

“呈上来。”

张浚则将锦囊递交给徽宗,徽宗拆开,读了上面的文字。

“群雀聒噪庙堂中,青天谁来定乾坤。太祖当朝有遗训,戒碑犹立岂无言。”

徽宗的表情顿时严肃起来,心中种种疑问。

原来徽宗当年就位的时候进入密室读宋太祖赵匡胤留下的祖训碑文,界碑上说明“不可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而眼前的这张纸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徽宗想着当年自己一人进入密室,除了皇族几个人知道,外人不可能清楚这件事情。这个纸条怎么会清楚记载,赵天又是怎么得到消息的。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当时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因赵匡胤是武力夺天下,认识到兵权带来的影响甚大,便开始重文轻武,立下祖训“不可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也因此,宋朝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真正重文轻武的王朝。

“启禀陛下,张叔夜承认杜撰经典,藐视圣上,猖狂至极,是可忍孰不可忍。当以处刑,以谢天下人啊。”方腊突然又冒出来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