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被经验老到的李老太太安排地井井有条,切菜、腌制、裹粉上浆再到炸制。
他只能在一旁打打下手。
主要工作就是,维持秩序——阻止黛比乱跑,以防被烫到,以及品质监督——帮忙尝味道。
切成小指粗细的五花肉条,裹上面浆,小火慢炸。
云市人口味重,就连腌肉时也会加入花椒和辣椒,炸至金黄,放入一个据说比他年纪还大的簸箕里。
“看看熟了吗?”看着一旁望眼欲穿的大孙子,李老太太夹起一块递过去。
李胜宇迫不及待探身咬住,
“嗯...熟了熟了...”
咸香酥脆。
厨房里烟火味伴随着水蒸气升腾而起,油锅里冒着金黄色的小泡泡伴随着‘滋滋滋’的响声,新炸的还未好,之前捞出的就已经被李胜宇消灭了一小半。
一旁被严格限制行动的露比不高兴了。
眼看哥哥只顾着自己吃,干脆抱住李胜宇的腿哼哼唧唧,馋嘴小姑娘开始施展禁咒——小猫哭哭。
“呜呜...我也要吃。”
然而酥肉这种坚硬的食物显然不适合还没长齐牙齿的露比,
好在的老太太见多识广,拿起一块剥掉外壳,撕下一丝嫩肉塞进露比嘴里,这才平息了事态。
一旁同样贪嘴的小白狗尾巴甩的要冒火,然后同样被奶奶堵了嘴。
结束了炸酥肉,接下来就是萝卜丸子。
青白萝卜均匀擦成细丝的,攥干水分,加上少量胡萝卜丝和葱花用作配色,拌上鸡蛋和面粉,挤成圆球状,炸成焦糖色。
李家独家秘方是加入大地鱼粉,咬一口鲜美多汁,爽脆的萝卜清甜爽口。
打着‘尝味道’旗号的李胜宇两口一个丸子,吃个不停。
“味道怎么样?”
看着吃的欢快的李胜宇和露比,李老太太只觉得自豪——当初和小姑娘一样小小一团的乖孙,是奶奶亲手养大的。
“嗯,唔...好吃。”李胜宇边吃边点头,“这个好吃还不腻,我喜欢这个。”
“喜欢就好。什么时候想吃,奶奶再给你做。”
“嗯,奶奶最好了。”
短短一天的时间李胜宇已经会熟练地撒娇了,这也证明他正在融入现在的生活了。不仅仅是因为那些融合的记忆,更是因为周围家人们无条件的宠爱。
比起一味的客气,李胜宇决定以后做一个内心成熟偶尔幼稚、小任性的人。
这才是真正的家人。
..
....
......
在厨房呆了一下午的后果就是,李胜宇勉强吃掉半碗米饭就放下了碗筷。
‘嗡嗡...’
李胜宇拿起震动的手机。
这两天他把通讯软件里的聊天记录大概看了一遍,熟悉一下之前的亲友圈,好在对于大部分聊天对象他都能轻易回忆起对应的名字和长相。
除了亲人同学,其中来往最多的是他的两个好兄弟——陈瑞和周新雨。
高中同班同学。
尤其陈瑞,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中间哪怕经历了两次升学,李胜宇和他也一直同校甚至同班,堪称奇迹。
李胜宇对陈瑞的最初印象是在小学五年级。
当时恰逢改革,推广教育‘减负’,教育局大力推广,学校当然响应,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要求四点放学?
没问题,那就再开一个四点到六点的课后习题辅导班,自愿参加。
于是当天四点,班主任站在讲台上宣布接下来的补习班是自愿参加,不强求。
班上都是十多岁的小朋友,但是都经历过了阅读理解的‘基础教育’,大家都是反话十级选手。(经典例句有——‘怎么这么晚回家?要不你干脆别回来了。’以及‘谁再讲话就到讲台上面来讲。’)
于是大家都乖乖的坐着没有动,只有陈瑞一个人,居然真的就收拾好书包,准备回家。
如果换做一个稳重的老教师可能也就暂时算了,不幸的是当时的班主任正是陈瑞小朋友的亲亲小姨,二十多岁的年轻女教师看着傻外甥气的脸通红,还没等陈瑞走出教室门就被拧住耳朵拽到了走廊拐角处。
然后就听到尖利的声音传来:回去告诉你妈,今天我有事找她谈谈。
全班目瞪口呆。
至于另一个好兄弟。
周新雨,名字颇为雅致。
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据本人说当时正值傍晚,周妈妈正在产房分娩,家属在楼道里焦急等候,等到听到第一声婴儿的啼哭声时,第一场秋雨正好落下。
“爷爷说我就是我们老周家的新雨。”当时的周新雨一边说一边推了推鼻梁上的金边眼镜,一脸斯文。
其实初中时李胜宇就已经认识他了,虽然两人不同班,但也是互相都知道名字,遇到会点个头打招呼的关系。
直到高中考到同一个学校又被分到一个班,兴趣相同又性格相合的三人就飞速熟悉起来,如今已经是拥有三人私聊群,日常聊天打屁的铁哥们了。
李胜宇看过群里三人的聊天记录,并没有什么不堪入目的内容。
或许是因为三人都还年纪尚轻,除了偶尔的幹话,就连发的表情也都是点到为止。
回着信息,李胜宇坐在书桌前顺手打开了桌上的电脑。
囫囵的浏览了一遍桌面的软件图标,直到他点开‘我的电脑’。
李胜宇愣住了。
兄弟们,你见过打开空无一物但容量占卜已经超过80%的E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