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家访(1 / 2)篮球王者的成长故事首页

初二二班经过白雪妍的一些列调整,第三周重新赢得了流动红旗,班上的同学十分骄傲自豪。

短短三周时间,班级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就建立起来,同学们相处中莫名的多些亲密。

篮球队已经遴选完毕,共选了12个人,能拿的出手的只有于洋和方钢。

每天下午第二节自习课,全班都去球场,篮球队去训练,女生和没有入选的可以自由活动,但只能在操场上。

班上掀起了篮球热,女生们都围在球场为球队欢呼加油。

刊物“母亲河”也在紧密锣鼓的创刊中,计划是每周一期,主要栏目包括“班级故事”、“青春心语”、“文体新闻”和“文学和我”

班上的同学已经开始投稿了,于洋也将自己度过的美好时光写成诗歌,投在了文学与我栏目。

从山上下来时,白雪妍让于洋通知家长,第二天要进行家访。和王金凤沟通一下打球的事情,讲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这是对于洋的负责。

于洋有点尴尬,也只能答应。

于洋和于芳不是同一时间放学,小学要提前两节课。

时下小学放学要分成两排排队回家,从东街到西街每个大胡同口都要安排一个管长。

到胡同口,由管长管理进入胡同的同学继续排队前进,保证了孩子放学后不会乱跑,确保孩子安全到家。

于洋家在南街,放学后于洋和白老师分别骑辆自行车就奔南街并排驶去。

时下的民风淳朴,在于洋眼里淳朴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真的淳朴,看不惯年轻人烫头和奇装异服,看不惯未婚男女在街上牵手甚至并排走路,认为这些都是不适宜的,人应该踏踏实实的,这部分人思想守旧,性情古板,占据道德制高点。

另一种淳朴就是原始直接而粗野,没有什么礼仪规范束缚,广阔天地,各种作为。

于洋家在中街时,对面于家胡同远房大婶家的狗下崽了,幼年的娃娃对狗是没有抵抗力的,他也想要一只,从傍晚守到天黑,狗才睁开眼睛,要大一点才能抱走。

每天晚上他都从家里溜出去和几个小伙伴在那守着,唯恐被别人占了先。

渐渐地他发现,每到晚上村上闲汉就慢悠悠的来到大婶家,每次都好几个,大家坐在炕沿吹牛聊天,大叔还在下面伺候茶水,人气很旺。

少年时于洋忍不住好奇,回去问自己的父母,一直宠儿子的王金凤,拿起笤帚噶哒就往于洋屁股上招呼:骂道“他们是什么家,你也敢去,以后再去腿给你打断了”,眼神如雌虎一样盯着于志远,于志远是老实人,纯属被王金凤借机敲打,接受教育。

慢慢长大于洋才知道,大婶就是农村人嘴里的破鞋,在大家眼中,只要能帮她干点活,就能爬上她的炕。

农村妇女闲下来聚在一起,都是聊家长里短的事,她们以朴素的道德观为标准,将一件事情依靠想象夸大或缩小,在彼此议论比较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和某种幸福。

大婶就是众人嘴里的破鞋,她们有时说的很恶毒,数不清楚是真的在批判,还是藏着某种羡慕和嫉妒,但和大婶相处时,大家还是很亲热,像是她们从来就没有讲过那些话。

有时和大婶单独一起时,她们还能在其他角度上讲别人坏话,如懒惰啊,浪费啊,世事多奇,只有人们想不到。

大婶的家里就没有少过男人,她这样的女人村上有几个,要么是家庭困难需要援助的,俗称拉帮套,要么是女的漂亮,男的懦弱无能,被强势男人半逼半诱软磨硬泡得逞的;要么女生天性风流,性喜勾三搭四的。

这是以道德维系的社会,女人在男人眼里不贞了,是个男人都想上来咬一口,女性本弱,面对现实的困难,她们能坚持多久。

在这片土地上,淳朴与野蛮,道德和无序彼此纠缠着,捆绑着,一起滋生着,像是天使与恶魔,同为一体。

华国人的老祖宗是话术的高手,他们说着衣食足知荣辱,仓廪足知荣辱,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才有追求“礼”的基础。

却也说着“饱暖思淫欲”。

永远没有对错,都是当时存在的客观条件的基本需求,是人性在不同条件下的具体体现,贫穷时显得野蛮,富足时相对有序。

傍晚时候,路上到处都是在街边坐着聊天的大爷大妈,看见两人骑车路过,各种想象和谣言已经不胫而走。

这就是于洋尴尬的原因,白老师去旁若无物,熟视无睹,不同的生活养出了不同状态的人,不同的教育带了对事物不同的认知。

到了于洋家中,把车子放在门楼旁,王金凤和于芳已经坐在月台上等着呢。

于洋喊道“妈,我们白老师来了”

王金凤抬起头,眼前一个高挑的美女,长发被皮筋束起垂落在胸前,脸型柔和,气质婉约,走过绣球花开满的台阶,已经来到自己身旁。

王金凤热情的招呼着“您是白老师吧,请进,请进。”

于芳跟在身边艳羡的看着,眼睛滴流乱转在想着什么。

几人来到屋里,相互客气着,分宾主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