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是不变的,数万年前的原始人类点燃篝火时,与当代人在深夜的楼房里望向窗外时,看到的都是同一轮明月。
月亮又是多变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一切注定了,月亮对人类有特殊的意义。
月亮是两千多年前《诗经》里形容美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时的比兴,是“一首冠绝全唐诗”的《春江花月夜》中那个永恒的问题“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也是《红楼梦》中经历坎坷也要学诗的香菱最出色的作品: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栾!”
没读过这些诗也不妨碍你欣赏电影,但如果它们早就流淌在你的血液中,铭刻在你的灵魂里,观赏这部作品时,你一定会有更多感受。
回想小时候初学古诗词,满眼都是离愁别绪,让我似懂非懂又有些好奇。有时会想,他们怎么有那么多悲伤呢?是时代的问题还是个性的问题?
长大后渐渐明白,快乐、满足之类的感受,其实是人生中少有的装点,羊祜那句“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才是人性的真相——不是世界的客观事实,而是人类永恒的主观感受。
这种感受具备双面性:一方面,是“不满足”刺激了人类的进步,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人类记下了心中的种种不如意之情,传递至今。
而温柔的月亮恒古不变,一直默默陪伴着每一个孤独的人,就像李白写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再加上,汉语诗歌有它的特别之处——汉语是一种单音节语言,就算语音有所流变,那些诗词的韵脚和平仄如今读起来也差不多。
还记得我读小学时,背下了《唐诗三百首》中最长的作品《长恨歌》。如今难免印象有点模糊,但只要从头开始背,就能一口气背完——因为字数相同使得节奏一致,而且平仄和韵脚形成了提示,使得格律诗特别好记。
这件事在外国人身上也有实例,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是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背诵她十年前背过的《鹿柴》,当她用英文解释这首诗的意思时,其实她记错了。但当她用中文朗诵这首诗,却背得比较接近正确内容,越发说明,比起意义,我们更多的是靠音韵记住了这些诗,它又反过来使得我们更容易记住和理解它的意义,在一千年两千年后的此刻,在漫漫人生路上的很多很多时候,脱口而出那些古老的诗句。
从先秦时期到如今,中国人所有的感情和体验,都在这些精炼、美好又隽永的文字中交汇,恰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本文定稿时间:2023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