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戏梦人生(2 / 2)次元破壁机首页

“漫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向来被众人视为稳重入世、成熟淑女代表的宝钗姐姐,最喜欢的却是这么一首出世意味极浓的戏词,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思。同时它也揭示着一种反差:在大众眼中,戏曲仿佛只有年年上春晚的那几部名作,但戏曲所涵盖的内容,其实非常广阔。

戏曲中有各式各样的爱情:昆曲《牡丹亭》中唱词的直白大胆令人惊讶;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说自己在村里年年扮观音,梁山伯说“我从此不敢看观音”的含蓄缱绻也同样令人难忘。

戏曲中有十分辛辣的讽刺,如《窦娥冤》名段“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戏曲中也有过于淳朴可爱的唱词,如河南曲子《关公辞曹》里曹操唱“在曹营我待你哪样不好?顿顿饭四个碟两个火烧。绿豆面拌疙瘩你嫌不好,厨房里忙坏了你曹大嫂!”,接地气到有点好笑。

戏曲中还有悲凉与超脱——《桃花扇·哀江南》的沉郁就不用说了,汤显祖的《邯郸记》以“黄粱一梦”为主题,讲述卢生经历一场幻梦后被仙人度化,结尾那出《仙圆》如同当头棒喝——六位仙人围着卢生追问,你一生追求的功名利禄、美人与子嗣,都到哪儿去了?六次“你是个痴人”唱下来,令人顿悟人生如梦,富贵成空。

说到《邯郸记》,我又想起了关于它的一个小掌故:由于结尾《仙圆》的出世感太强,古代中国的戏班多半不愿演出此戏,或是报出高价,因为据说一演此戏,戏班就可能会解散。

古代中国的戏曲演出,往往是盛大节日的点缀,多半要求热闹喜庆。哪怕是《窦娥冤》《铡美案》这样的故事,也有个老天开眼、坏人伏法的“爽点”。相比之下,《邯郸记》自然是不合时宜的,结尾无法演出是意料之中,作者汤显祖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可就算永远不会有人演绎,他还是要写,也还是有人会看,哪怕只看剧本——这种难以演出的剧本其实还挺多的,古今中外都有,被称为“案头剧”。

为什么就算作品无法上演、地位低下也要继续写呢?我觉得个中原因,就是《邯郸记》结尾的另一重意思——

《邯郸记》表达的虚无幻灭,与《燕京伶人抄》传递的无限热爱,仿佛一体两面。仙人们唱着“再不想烟花故人,再不想金玉拖身,你三生配马驴,一世行官运,碑记上到头难认。富贵场中走一尘,只落得高人笑哂。”告诉我们功名虚妄、荣华如梦,也告诉我们,正因为人生苦短、名利虚无,才应该将有限的生命全情投入在追求梦想上,就像那些在短暂的人生里全心全意地爱着写戏、唱戏、看戏的人。

(本文定稿时间:2022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