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道家的祖师就不一定懂禅教的知识了,禅教的很多知识是佛教独立出来以后独立发展出来的。所以后来佛教要大张旗鼓的取经,道教的祖师爷是帮忙的,他们真的也想看看佛教后来独立发展出了什么新的哲学。但这句话也两种可能,一是完全融汇贯通了,所以能把道和禅配合起来讲。二,并不一定要学到融会贯通,只需要懂一部分道家的哲学,就可以发展出一些佛家经典。既然道家佛家的哲学就是有必然关系的,就必然可以连着讲。
笔者认为第二种可能性应该更为合理。因为前面说“天花乱坠,地涌金莲。”这种比喻更像是说知识点很多,讲的很美好,而并没有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时至今日,我们说“谁说起话来天花乱坠的”,那总体就是贬义的,是说他说了好多不同的事,听起来都挺好的;而不是说他把事情的逻辑规律总结出来,给出了一个系统解决方案。
第五句,“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中译中,就是把我教你的全部理解以后,你就“厉害了”。
话说孙悟空在灵台山上,一呆就是七年,整整七年,老祖师一次课都没讲过。也就是说,小悟空都是跟着师兄们在学习。
此时孙悟空听的是:“喜得他抓耳挠腮,眉开眼笑”。祖师问他为什么不好好听讲,他回答说“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
这是孙悟空进入学院后,第一次真正听到祖师讲课,居然就听懂了,不知不觉就喜形于色了。
问题是,悟空听懂了,祖师却生气了,还直接训斥悟空。这就很奇怪,一般祖师讲课没有人能听懂吗?还是说,这里的氛围就是这样,必须要彰显祖师个人的权威性,不允许互动?
而再看悟空,学艺七年,第一次面对祖师开口,尴尬而不失礼貌;低姿态中不失高自尊。可见这七年他是跟师兄们学了不少东西的。
那么他到底是不是真觉得祖师讲的好呢?咱们往下看。
祖师问悟空“到洞中多少时了“,悟空说不记得了,只记得“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祖师说:“那山唤作烂桃山”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之前的很多大神的解读中都没有提到。
一起捋捋。
第一章描写花果山时说:“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孙悟空是见过好桃树的,而且花果山“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这说明,花果山的桃子,不是一般二般的桃子,可能是天地之间最好的桃子,估计再好就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了。
而到了灵台方寸山,他居然完全没嫌弃桃子不好,还吃了七年饱桃,可见是吃的非常开心楽。这就说明,灵台方寸山后山的桃子也是相当不错的。但是,祖师却说那是烂桃山,他到底是在对标什么桃,从而嫌弃自己后山的是烂桃呢?
这就涉及到了《西游记》原著的立书根本的问题。很多人都说西游记的主要故事起因是如来要传经,或者太上老君要看经。还有网友说是因为玉帝要打压道教抬举佛教,呃。。。道教干什么了,玉帝为什么要打压道教?书里有说过吗?那么玉帝为什么又要抬举佛教呢?抬举了佛教,对玉帝又有什么好处呢?说过吗?
今天,就是问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玉帝“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这样的阅历,他必须知道猴喜欢吃桃。那么既然他知道,为什么还要让齐天大圣去看蟠桃园?而道家的仙人都会炼丹,多多少少都能延长寿命,那最迫切需要去蟠桃会的到底是什么人?
想清楚这个问题,其实不需要我后面再讲,很多事情也直接水落石出了。如果要反驳我,也没有关系,后面我还要证明的清清楚楚。
这里其实还埋一条关于时间计算的线索。悟空刚来的时候不会算时间,只记得吃了七次桃。于是祖师说,那就是七年。这就是在教孙悟空算时间,而且这也证明了祖师,他至少会按照农作物的成熟,来算基本的时间。
但是为什么,后面祖师就经常有算不清实践了呢?
而且在取经路上,孙悟空一说,就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完全跟不识数一样?为什么后面取经过程中各种时间都对不上?观音菩萨招募取经人员的线索,前前后后更是差了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