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微臣之见,此事还是从长计议,不可莽撞操之过急,以免重蹈当年我先皇,举兵攻击梁国的教训。待时机成熟之后,再图梁国,也是可以的。”
尚书刘成伟秉性刚直,敢于坚持自己意见,听罢几位大臣各抒己见,也连忙直言自己的见解,望皇上缓行举兵梁国之事。因见过前朝皇帝韩进修,盲目举兵梁国招致失败,规劝皇帝能够从长计议,待时机成熟之后,再议此事也不迟。
“今天朝堂的风向不对,朕的提议尔等皆不理解。如此这般地议论下去,即便到了今天晚上,怕是没有什么结果的,不如就此散朝罢了,何必在这里浪费光阴呢?”
韩旬余见两派大臣纷争,一时就有些挂不住脸,将龙袍轻轻地理了理,眼睛环视众大臣们,没有心思再听大臣胡说。韩旬余以为,举兵进犯梁国之事,今天只是做样子走过场。哪知道,自己在大殿提出之后,主战派和主和派,一直争论不下,气得韩旬余,没有了脾气。
“皇上不要早下结论,涉及这种军国大事,有不同见解,是正常的。依微臣之见,还是各抒己见好。俗话说,真理是越辩越明。多听听不同意见,是没有坏处的。何况,最后怎么决定,还不是皇上定夺吗?”
司徒杨梅镇见韩旬余,突然之间大发雷霆,知道韩旬余心里着急,连忙打起了太极拳,希望韩旬余听听大臣意见。杨梅镇是蛮国饱学之士,在朝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即便是皇帝韩旬余,也要照顾杨梅镇的颜面。
“既然杨爱卿,也已经说话,那就畅所欲言,也是无妨的。还望众爱卿,为朕献计献策,在谋略方面多多建言,究竟采取何种谋略好。”
韩旬余见司徒杨梅镇,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只好耐着性子允许大臣,开诚布公各抒己见,想听听大臣们,有什么真知灼见。其实,韩旬余这样做,就是做个样子罢了,为的是堵住主和派,那张惹人讨厌的嘴而已。
“皇上就不必再犹豫。微臣以为,梁国虽然兵强马壮,哪里比得上蛮国啊?我大蛮国举兵梁国之事,眼下已经是水到渠成,也是大势所趋无疑。如今我大蛮国,趁梁国没有丝毫准备,定将梁国打得落花流水。”
陈逸清见韩旬余犹豫不决,就拐弯抹角例举事例,达成共识举兵梁国,陈逸清哪能说变就变,放弃举兵梁国的谋略呢?一旦想起先人在梁国,被欺负的那些过往之事,陈逸清的牙,就恨得痒痒的,哪能放过眼前的机会呢?
“既然爱卿的话,已经说到这个分上,朕决定举蛮国之全力,改日举兵进攻梁国。大将军陈昊王海军,务必做好进攻梁国,所需人马粮草等准备。”
韩旬余知道此事紧要,不得已吩咐两位将军,厉兵秣马整装待发,不日向梁国边境推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展开对梁国的进攻。韩旬余自然是知道,梁国虽然已显衰败,但国力仍然不逊蛮国,若不能够尽快取胜,怕的就是夜长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