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很忙。
他从来没有想到监国要负责的事情竟有如此之多!
这两个多月以来,每天接见各地络绎不绝的贵族、主官,接见外使、赐宴都要用去半天的时间。
而且信陵君、虞卿、吕不韦三人每天都要抱着一大堆竹简、纸档请他过目批示。
甚至连修缮王宫大殿内的门窗之类的小事,也有人来请示他。
一桩桩一件件大事小事、鸡毛蒜皮的琐碎事,让赵煦忙的头昏脑胀。
就像是…全国的官吏突然就不干活了,全都甩给他这位监国理政的太子一样。
他有时候都在怀疑,为什么过去几年见到赵王的时候,不是在宴饮就是在休憩,难道是赵王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努力?
终于有一日,来拜访他的韩非道出了原因。
“他们这是在试探。”
赵煦瞬间明白了韩非的意思。
是的,试探。
但也不完全是试探。
从前赵王丹能那么轻松,是因为他舍得放权给别人,因此才能摆脱案牍之劳行,甚至有时间喝酒魏文帝到中风的地步。
但是赵煦不同。
他年轻、精力充沛,而且他内心深处对这个时代的官吏贵族有种天生的不信任。
比如在司寇报上来的要处死的案件,赵煦会召来司寇,详细询问楼昌案件的经过、断案的依据。
比如在地方郡守的任用上,他也不看对方的出身,而是命人去调查那人过去的成绩、口碑,自己也会亲自谈话。
甚至赵煦也已经放出了风,会在今年秋收之后,再次派出绣衣使者在国境内巡游,稽查不法。
这种严苛的姿态,让各地官吏很是惧怕。
他们害怕有什么事自己做的不和赵煦的心意,会让自己突然失去官禄爵位,就像上個月的那个倒霉蛋一样。
赵国新任上党郡守,在任不过一个多月就被赵煦罢免。
因此他们才会事无巨细请示赵煦。
而信陵君则是想辞去赵国相的位置,故意懒政。虞卿、吕不韦得不到相国的命令,也只能请示赵煦本人的意见。
综合起来,造成了赵煦如今忙碌的样子。
臣子们通过这种实事上的试探,要么知道了赵煦的底线,要么达成了自己的目的,要么纯纯为了在君王面前展示自己。
知道了原因,赵煦也有些无奈。
比如在信陵君的问题上。
他不可能轻易同意信陵君的请辞。信陵君海内人望,而且三年前的合纵之战可以说是把赵国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在赵国拥有巨大的威望。
如果赵煦刚刚掌权才几个月,就迫不及待的免去了信陵君的相位,赵国上下必然会因此生出非议。
这种议论看不见摸不着,却真的会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当今通讯不发达,不明真相的人只会关注信陵君这等大贤被免职的“事实”,不会关心背后的原因。
赵煦有些头疼地请教韩非,韩非却有些困惑。
他的理念是让一切权利归于君王,而赵煦现在的处境正是他想象中的最佳状态,他不明白为什么赵煦会因此烦恼。
年仅23岁的未来法家集大成者,此刻也有些沮丧。
随即他向赵煦推荐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