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6章 绝对精神与纯粹理性(2 / 2)我的未婚妻雪之下拼命想逃婚首页

“那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康德的纯粹理性有什么关系?”雪之下冷不丁问道。

对于雪之下来说现在江离说的话简直和听天书一样。

江离的家庭习惯远远比她们家开放,恐怕他在家吃饭也是滔滔不绝和别人阐述自己的观点,要不就是在看书。

别人的桌上摆的是花,而江离的则是书。

她早该在江离报菜名时就预料到这顿饭代价不孝,命运早已在冥冥中为此标记好了价格。

“雪乃,你简直是个天才。”

雪之下见江离兴奋地瞪大眼睛和她说道。

在霓虹,一一般地恭维都是场面话。雪之下一看江离地表情就知道他是认真地,随着而来地,就是变本加厉地念经。

“无法否认的一点是,康德对于理性的崇拜,批判了功利主义,维护了人类个体的道德和尊严。但黑格尔同时也指出,康德的纯粹理性是空洞的抽象。他的问题在于他将知识分为了物自体和外部刺激两部分。从实在论的角度,根据他在他人的认识内容是由外部刺激和主体内部先验内容相结合的理论,存在逻辑漏洞。”

“为什么又从理性谈到认识论了?”雪之下皱眉问道,江离的发言的晦涩名词越来越多了。

“雪乃,还记得我跟你说过对事物的分析最后都要上升到哲学层次吗?假设我对认识到世界的不公,那问题来了,我为什么会认为世界的不公的?这种逻辑是怎么产生的,那道德是什么?什么是感觉?我为什么会产生感觉?这种感觉产生的方式是先天还是后天的?人为什么能认识世界?如果你不一一向后思考,只是看似高屋建瓴在道德,不公搬弄是非,完全是一种自大,愚昧无知的表现。就像你只学一个数学公式,却不思考它怎么来的,我认识这是一种想当然的,懒惰的行为。”

“你继续。”雪之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默默的扒了一口饭。她知道江离今天不说个痛快是不会结束了。

“OK。虽然康德是个反驳休谟的怀疑论,然而他却认为物自体是无法认知的,根据诠释一来解释,物自体是事物本身的性质也就是本质。区别于外部性质,即苹果的颜色,口味,大小。物自体是本质,因为你无法判断红色的酸甜水果就是苹果。”

“那如果物自体就是本质的话,它就无法解释从实在论角度解释外在性质的来源。对了你想知道什么是实在论吗?“

“知道一点。”雪之下犹豫的说道。

“OK,那我跳过了。第一假设外部刺激来源于物体的外在性质。在康德的框架内,外在性质是现象的一部分,而非物自体的直接表达。康德认为,外在性质是主体对感觉材料进行感知并赋予意义的结果。因此,外在性质并不直接存在于物体本身,而是现象世界的一部分。康德的理论中,主体的感知范畴,如因果性,必须参与其中,才能构成我们所知的现象。因此,外在性质实际上是通过主体感知而“构成”的,而非在感觉材料进入主体之前就独立存在。这种观点导致矛盾的原因在于我们无法在“未感知到的阶段”讨论外在性质,因为它仅在主体参与感知后才具有意义。外在性质并非刺激物自带,而是感知后的结果。”

“第二种可能,外部刺激来源于物体的内在性质,即物自体。康德认为,物自体对人类而言是不可知的。虽然我们可以假设物自体可能是刺激的来源,但康德认为物自体的性质无法被我们直接感知或理解。因而,它的性质不直接作用于感官。同时,康德认为因果关系是先验范畴之一,是主体赋予世界的,而非世界本身就具有的独立性。如果我们假设物自体通过因果关系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我们就假设了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因果关系,而康德认为因果性是人类意识中的先验范畴,并非世界本身固有的性质。这就引发矛盾,因为如果承认独立于人类意识的因果关系,则康德的先验因果论就失效了。康德的哲学基础在于,因果性是通过主体的意识和范畴施加于感官材料的,如果取消了这一基础,康德的框架就会崩溃。”

“还有第三种吗?”雪之下绝望的说道。

“有时有啦......”江离讪讪的说完,“求你了,让我说完好吗?别逼我跪下来求你。”

雪之下无奈的挥了挥手,示意继续说下去。

“第三种可能性,外部刺激是感官自身的自我刺激,这一可能性似乎绕过了物体与感官的关系问题,但其矛盾在于无法解释“刺激”概念在未经因果性范畴加工前的合理性。若感官自我刺激产生了感觉材料,那么感觉材料就失去了与物体的联系,使得我们的经验判断失去了基础。”

“为什么康德认为因果性是先验的?”雪之下总算跟上了江离的步伐。

“因为康德认为经验存在普遍性和必然性。如果因果性只是单纯来自于后天经验的总结,我们就无法保证这种必然性,但实际上我们的科学,只是根据现象观测得出的普遍规律罢了,换言之是不确定的、基于过去的概率性推断,无法提供关于世界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认识。最后回答你一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类似于EVA的人类补完计划,不过黑格尔是强调从个体到整体的融合,个体仍是个体。EVA则是直接把全人类榨成橙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