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学习手艺(2 / 2)蓝星踏歌行首页

董骏不置可否,静等父亲的下文。

“我和你妈的意思想让你学一门手艺,比如剃头,唢呐之类的,不知道你愿不愿意?”父亲接着问道。

这年头学手艺如同鸡肋,董骏相信父母亲没有看透几十年以后形势发展的能力,让自己学手艺无非是不用全日制的去学校读书,能继续带弟弟,帮着家庭分担压力。

董骏虽然有所预料,还是有点失望。上辈子也有这个选择,但是董骏坚决拒绝了,而且理直气壮的问父母亲为啥不让哥哥去学手艺。后来父母亲也没有勉强自己,只是在假期的时候抽空学会了理发。

这辈子早已经历人事的董骏当然不会拒绝父母,成年人的优点是可以压抑自己,掩饰自己,何况还是生养自己的父母?其实真让董骏去小学读书,也是一件极其无聊的事情,毕竟以董骏目前的知识结构,直接参加高考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哦,对了,高考明年就恢复了。

其实董骏心里明白,自己期待的是父母亲的态度,果然还是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啊,也许是因为大姐的前车之鉴吧!

最终董骏选择了学吹唢呐,理发已经学过一遍了,村里的手艺就那回事,再学一次也学不出什么名堂。

父亲给董骏找的唢呐老师叫刘大喷,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刘大喷膝下无子,两个女儿已经先后嫁人,家里只剩下他们夫妻两个。两口子都会吹唢呐,村里需要搭班子的时候,他们随时可以跟别人组团演奏。

刘老师并没有要求什么物质条件,他对董骏的印象也不错,而且自己家的唢呐技艺眼看就要失传,不如收个徒弟,如此就一拍即合。

即便如此,董骏还是悄悄的叉了两条大鱼,给刘老师夫妻送了过去,然后庄重的给祖师爷磕了响头,行了拜师礼,才算是正是入了门。两口子很欣慰,看着董骏的眼神充满了喜爱。

唢呐是一个很神奇的乐器,充满了中国的乡土味,伴随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有话调侃说: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还有人为此作过诗:

十年笛子百年箫,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初闻不识唢呐音,再听已是棺中人。黄泉路上人消沉,望乡台上忆前程。孟婆一汤忘今生,奈何桥上渡残魂。

后来喇叭村有个吹唢呐的青年叫刘长伟,在市里搞房地产发了家,找人帮忙写自传,第一句介绍就是说自己出身于管弦乐世家。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也不能说错,唢呐不是簧管吗,二胡没有琴弦吗。但这两种乐器总给人一种土的感觉,所以看起来有点搞笑。

刘老师夫妻看起来慈眉善目的,但是真正教起来还是非常严肃。首先是要求董骏的站姿。因为吹唢呐完全靠气息,气息不够或者气息不稳肯定影响吹奏的效果。

刘老师要求董骏站定,双脚与肩同宽,或一前一后,头部放松,身体端正,双手自然张开,双臂抬起与唢呐成七十五度角,然后开始反复的练习吸气和呼气。前期主要是胸腔式呼吸,后期练腹腔式呼吸,最后才是两种呼吸方式同时运用,调动身体的丹田之气。

姿势和呼吸的技巧掌握后,就是具体的技法了,包括唇舌的训练和指法的变化,这些都需要千百次的练习形成肌肉记忆。具体细节无需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