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百年大计(2 / 2)云溪深处春来到首页

能出人头地走出村子的也会尽力反哺村子,村民的条件好了,才会愿意继续挖掘培养下一个,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而云溪村这种就属于恶性循环了,有先生时,没有培养出很出色的人;没了先生,更没人挖掘有天赋的孩子,大家看不到以后会被反哺的希望,也就没人愿意带头培养某一个孩子。

其结果就是最后大家都不再提读书的事情,并且习以为常,觉得老老实实务农才是正经事。

所以,此刻当听到沈白云和许老头提出要建学堂的事情时,里正无不感慨。

天知道每次看到其他里正在吹嘘他们村出了哪个秀才哪个童生时那得意洋洋的神情时,他心里有多羡慕。

可是,办学堂要有场地,要请先生,要有孩子愿意来上课,还得家长愿意每个月交纳束脩。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由村里公家划出一块地来,村里的壮劳力一起出力,没有壮劳力的,能帮就帮,不能帮就算了,一切以自愿为主。毕竟以后谁家都有可能送孩子来上学,这属于集体事务。至于建学堂所需要的材料我来出,先生我来想办法请。”沈白云慢慢道出自己的想法。

她虽然也有能力直接买地,甚至把建房的工费也给付了,但是她也不会当老好人,俗话说“生米恩斗米仇”,自己如果事事大包大揽,以后别人只会觉得出钱出力都是自己应该的。

只有让大家都参与进来,他们才会觉得这也是自己的份内事。

但是先生是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只是扫盲,那对先生的资质也不需要太高的要求。

但是自家最小的儿子对读书可是很有兴趣的,她希望能请一个真正有才学的先生来教,万一以后大河能出人头地改换门庭呢?

她虽然对考科举没有硬性追求,但是既然孩子有兴趣,自己想要培养孩子,那就把各方面尽力做到最好,至于孩子能读成什么样子,那还是看孩子的造化。

这穷乡僻壤的,除了一些落榜的老秀才,真正有大才的怕是没人会来,但是总要自己把把关才放心。

请神容易送神难,要是请的人不合适,回头给人家辞退就容易产生龃龉,毕竟读书人都更好面子。

至于束脩方面,拿不出银钱的,可以多供米粮蔬果,自家可以主要付银钱。而且只要自家的工坊可以正常运转,村民就有地方上工,收入增加了,大部分人也会舍得拿些银钱出来交束脩的。

不过这话沈白云没有说,避免以后有人交不起束脩的话,怨自己的工坊没有招他家的人,她可不想被道德绑架。

“学堂除了正常教授孩子课业外,我建议在其他时间段,可另外开设一个扫盲班,就是对那些年龄比较大一点的,愿意学习的人,以识字和算术为主,男女均可学习。”沈白云提出了自己的另一个想法。

里正有些诧然,虽然少有女子读书的,不过大户人家也不是没有,像沈白云不就识字,还可以跟人谈生意吗?

乡下人,女子在田里劳作,卷起裤管、袖子漏出小腿、手臂都是常态,一起学习也并不无可,便也不反对。

“这个我没意见,不过还得先生愿意。”

“我们请先生的时候,先把这点说好就行。”

“那就试试看吧。”

一个平平无奇的午后,三人就这样敲定了云溪村未来的百年大计。

接着三人还一起去村里溜达,最后选定了一块地势平坦的地作为学堂位置,足有三亩地大。